“父汗!”
双方回营的途中,咄吉领了数千骑兵前来接应启民可汗。
远远看到天际边隋军徐徐而退的队伍,咄吉数次动了截杀杨浩的心思,只是转念想到曾被河东骑兵疯狂追杀几乎付出身死的代价,才熄灭了心中的冒险一搏念头。
回营的隋军当然察觉到了突厥的异动,并没有即刻脱离,而是阵型微变,速度慢慢地降了下来,似乎是引诱突厥骑兵来攻的样子。
见此情景,咄吉反而心中越发不敢肯定偷袭能有多大成效。
“既然隋军敢以这种姿态应对,恐怕早已有了万全之策,此时自己再冲上去,岂不是正好落入了他的圈套?杨浩果然狡诈!幸好我早已有了应对的计策,且留你多嚣张一些时间……”
咄吉恨得牙痒痒,却无可奈何。要不是心中早已有了一个天衣无缝的计谋,恐怕这时候,他早就被新仇旧恨折腾地失去理智了!
“我们回营!”
启民阴沉着脸赶路,侧首看了儿子咄吉世一眼。
与大隋开战是咄吉极力主张的,而且还声称大隋危在旦夕,正是他们突厥崛起的大好机会。
启民秘密见过远道中原而来的使者之后,才终于下定决心支持咄吉,但是几日前河东郡兵击败咄吉十万大军,却是让他对之前的判断产生了动摇。
大隋远比他想象的难以对付。
即使有那么多谋划在里面,即使中原来的使者做出了极其丰厚的承诺,在这一刻,启民仍不禁疑虑重重。
他是一个极端谨慎的人,要不然也不会从一无所有,到将部落重新整顿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他借助了很多大隋的力量,这也是他对杨坚父子称臣的原因所在。
没有大隋,没有杨坚,就没有他启民的今天。
但是知恩归知恩,他并不完全忠诚于大隋。
大隋能给与他的,他当然感激,但杨坚和他的大隋也获得了他们想要的东西——草原势力分裂,与大隋敌对的达头可汗被严重削弱,而他启民则成为了维持草原平衡的重要支点,这使得大隋后顾无忧。他依附大隋,是一件合则两利的事情。尤其是在大隋蒸蒸日上,越来越强大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