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相国则神色沉稳,不慌不忙地拱手说道:“将军莫急,秦军势大,且那嬴恪智谋过人,不可硬拼。当务之急,应先派使者与各国通好,晓以利害,促成合纵联盟,共同抗秦。同时,在国内加强军事训练,储备粮草,修缮城池,做好万全准备,方能保赵国无虞。”
楚国宫中,奢华的装饰也掩盖不住弥漫的紧张氛围。楚王坐在宽大的王座上,忧心忡忡,手中的玉如意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
“秦国野心勃勃,如今已灭韩国,我楚国虽地域辽阔,但秦国的威胁与日俱增,诸卿我楚国上下,该如何应对啊?”他的目光急切地扫过殿下的群臣,渴望能得到一丝希望。
一位年轻的大臣,神情凝重而坚定:“大王,秦国之强,非一日之功。其商鞅变法后,国力蒸蒸日上,军事力量更是强大。楚国需整顿内政,推行改革,发展农桑,增强国力。同时,应积极与他国合纵抗秦,共同抵御秦国的侵略。此外,选拔良将,训练士卒,提高楚军的战斗力,加固边境防线,严阵以待。”
魏国朝堂之上,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魏主坐在略显陈旧的王座上,唉声叹气,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无助。
“韩国一亡,秦国兵锋直指我魏国,我们与秦国接壤,无险可守,那嬴恪在战场上的威名,令我魏军胆寒。我魏国该如何是好?”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哭腔。
“大王,我魏国虽弱,但也并非毫无胜算。我们可加强与赵国、楚国等大国的联盟,互通有无,协同作战。同时,在国内大力训练士兵,改进军事装备,提高魏军的战斗力。再者,派遣精锐密探,深入秦国,打探情报,了解秦国的军事部署、政治动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一位魏国大将听闻魏王这样问,上前回答道。
燕国的宫殿内,装饰简朴却透着一股紧张的气息。燕王在殿中来回踱步,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秦国灭韩,燕国危矣!虽距离秦国较远,但秦国的野心又岂会就此罢休?”他的声音尖锐而颤抖。
太子丹眉头紧皱,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决绝:“父王莫慌,儿臣以为,燕国可与各国联合,共同对抗秦国。可在国内广招天下勇士,暗中策划刺杀行动,若能除去嬴恪这一强敌,秦国群龙无首,必乱。如此,燕国或可保一时之安。同时,我们也需加强边境的防御工事,屯兵驻守。”
而在秦国,嬴恪的威名如日中天。街头巷尾,百姓们传颂着他的英勇事迹。
有人说,他在战场上,如战神下凡,手持利刃,在敌阵中左冲右突,无人能敌;有人说,他谋略过人,能在瞬息之间洞察战场形势,做出最正确的决策,带领秦军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