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财帛动人心

采矿的采矿,搭建熔炉的搭建熔炉。

从这批熟悉冶炼的工匠登上倭国开始算起,仅仅过去了五天的时间,首炉三千多两银子的银锭,就被他们给提炼了出来。

李元礼估算,如果多找来一些开采矿石的矿工,再搭建几座大一点的熔炉,全力运转的话,每天绝对能产出万两白银以上。

说干就干,李元礼立刻派出人手,开始四处的招募起了工人。

只要是青壮劳动力,无论男女,到了这里都能找到活儿干,男的去伐木和开采矿石,女的就负责做饭和烧制木炭的活儿计。

由于冶炼技术比较先进,加之开采矿石的人手也比较足,很快,石见银山的开采工作便全力的运转开来。

每天的产出也是相当的惊人,最多的一天,竟然熔炼出了一万八千多两的银锭。

每天面对这么多的银子,难免会有人生出一些歪心思,在接连砍了几个偷银子的倭国人后,李元礼也逐渐加强了管理方面的工作。

一开始,李元礼想到的是称重法,就是让跟着冶炼的倭国人,在上工前都称一下体重,到了下工的时候再次复称一下,体重对不上的人,就需要重点的检查一下了。

过了几天后,他就发现这个方法有着很大的弊端,有些倭国人在上工前,会拼命的喝下大量的饮用水,等到全尿出去以后,再偷偷的藏点银子带出去,这样称重的时候,体重就不会超标,偷藏银子的事情就没办法发现了。

发现这个问题后,李元礼立马又琢磨出一套新的方案,那就是换衣法。

倭国人上工前,会经过一条长长的走廊,在走廊的这端,他们需要脱光衣物,一丝不挂的走到走廊的那端,到那里再换上一套工作服,下工以后还是这套流程,这样就能避免这些倭国人偷拿银子了。

李元礼的想法是好,但他完全低估了这些倭国人的贪婪欲望。

伟大的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当利润达到百分之五十的时候,他们将会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百分之百的时候,他们敢于践踏人世间的一切法律;当利润达到百分之三百的时候,他们就敢于冒上绞刑架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