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立皇后

近日以来,皇宫内外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微妙的气氛。满朝文武大臣们仿佛达成了某种默契,纷纷向新帝宝玉呈上了厚厚的奏章,主题无一例外,都是恳请宝玉帝早日册立皇后,以固后宫,安定天下人心。众臣认为,新帝即位,国本未定,唯有早日确立国母之尊,方可使国家内政有序,民心归附。

然而,对于这一系列接连不断的劝谏,新帝宝玉却表现得颇为不耐。每日堆积如山的奏折让他感到压力倍增,他心中明白,群臣所言确系社稷大计,但他始终觉得,皇后的选择关乎一生一世,甚至影响到江山社稷的稳定,绝非一时之急可草率定夺。

尽管宝玉皇帝对臣子们的苦口婆心表示理解,但面对众多繁杂的声音和建议,他也流露出一丝烦恼与疲倦,渴望能静下心来,遵从内心,寻找到那真正能够与自己共担风雨,同理天下的皇后人选。因此,对于册封皇后之事,宝玉并未急于应答,而是选择了沉稳应对,静待时机成熟,以求做出最明智且公正的决断。

眼见新帝宝玉迟迟不肯回应册封皇后一事,满朝文武大臣们忧心忡忡,焦虑之情溢于言表。他们深知皇后之位空悬,不仅不利于后宫稳定,也容易引发民间诸多揣测,动摇国本。于是,众臣纷纷转向了久居深宫、德高望重的太上皇,希望能借助他的威严与影响力,说服新帝宝玉尽早册立皇后。

太上皇府邸内,近几日络绎不绝的大臣身影让原本宁静的庭院平添了几分喧嚣。每位觐见的大臣皆神情庄重,言语恳切,他们反复陈述册封皇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企盼太上皇能出手干预。

然而,太上皇虽早已退位,却依然关心国事,面对如此频繁的进谏,他也深感困扰。他明白新帝宝玉自有其深思熟虑之处,不愿过度干涉其决策。然而,鉴于此事关系重大,太上皇亦无法完全置身事外,毕竟,稳固的后宫是国家繁荣稳定的基石之一。

最终,在大臣们接踵而来的进谏压力之下,太上皇无奈之下只能决定与新帝宝玉进行一次深入的交谈,试图通过父皇的教诲与压力,引导宝玉正确对待皇后册封事宜,同时也维护好皇家尊严与国家秩序。

正当新帝宝玉在朝堂之上决心昭告天下,欲迎娶贾府外甥女林黛玉,并将其册立为皇后之时,此举犹如平静湖面掷入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波澜。虽然宝玉深受黛玉之才情与品性吸引,认定其乃世间罕有的女子,足以匹配皇后之尊,但这一决定却遭遇了来自宫廷深处最为坚决的阻力。

太上皇闻听此事,脸色微变,皱起了眉头。他认为宝玉此举过于轻率,林黛玉虽出身名门,但其家族已日渐式微,不再是昔日显赫一时的大家族。加之黛玉身体娇弱,未能具备母仪天下的健康体魄与坚韧气质,因此,太上皇在私下与众老臣商议时明确表达了对此事的忧虑与反对。

几位历任宰辅的老臣也纷纷表示赞同太上皇的观点,他们指出,皇后之选需考虑门第、血统、品德、智慧等诸多因素,黛玉虽有卓越才情,但其家族地位的下滑使其在政治联姻中难以支撑起皇后应有的角色。此外,黛玉的身体状况亦让人担忧其能否胜任繁重的后宫事务与生育继承人的重任。

在一番激烈的讨论过后,太上皇与老臣们达成共识,一致要求新帝宝玉重新考虑皇后人选,以免因私人情感而影响王朝根基的稳固。宝玉面临空前的压力,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决定,思考如何在个人情感与国家利益之间作出艰难的抉择。

近日,朝堂之上风云再起,王公贵族中颇具权势的王子腾,亲手呈上了一道精心撰写的奏疏,直指后宫之主——皇后的人选问题。王子腾提议,当立宝玉新帝唯一的合法侍妾武二妮为皇后,理由充分且极具说服力。

王子腾在奏书中详细阐述,武二妮作为新帝宝玉唯一合法纳娶的侧室,身份纯洁,行事端庄,自入宫以来便以贤良淑德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她深明大义,既能处理好后宫琐事,又能在关键时刻给予宝玉精神上的慰藉与支持,其品行修养与内在智慧完全符合皇后之德。更重要的是,武二妮不仅是宝玉的心仪之人,更是法律意义上的合法配偶,其身份地位无可争议,由她担任皇后,既合乎礼法,又能体现新帝宝玉对律法的尊重和遵循。

此番言论一出,立刻引起了朝野内外的关注。然而,对于这个提议,太上皇以及部分老臣的态度依然审慎,他们认为皇后之位关系重大,不仅要考量妃嫔个人的德行才智,还需顾及到整个国家的利益与格局。这场关于皇后人选的争辩,无疑再次将宝玉新帝推到了风口浪尖,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宫廷斗争与抉择。

在这次围绕皇后人选的激烈争论中,一向以清廉持正着称的贾政大人,竟也意外地卷入了一场颇受争议的事件。原来,贾政在家中被妻子王夫人的枕边风吹动,考虑到自家亲戚薛宝钗的出众才貌与贤淑品性,不禁萌生了推荐她为皇后人选的想法。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