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雍州都督,还是由常遇春担任,李存孝将军辅佐。”
“常遇春都督一开始就是担任雍州都督,所以雍州军务,常遇春都督很是熟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加上伯仁已经和蜀州兵马交战过,所以清楚蜀州兵马实力,所以雍州都督一职,还是常遇春都督担任。”
“至于凉州方面,这凉州刺史张磊忠心耿耿,又镇守凉州多年,其职务不可调动。”
王猛随后开口:“而子龙在凉州一战成名,并且麾下白马义从战力无双。加上玚国纪凌尘麾下炴尘军势不可挡,需要子龙的白马义从与之应对,所以子龙需得留在凉州。”
“不过子龙率领白马义从游刃有余,但是统领一方将士,倒是显得有些不足,所以凉州需要一位统领大将。”
“而凉州至少得有十万步兵,五万骑兵,不然难以阻挡玚国南下。”
李希随后便从自己召唤出来的人里面选择:“虞允文和傅友德水陆战皆可,并且虞允文文武双全,的确是都督的最佳人选。”
“虽然我之前在青州训练了一支水军,但是毕竟打造的时间不多,实力不够。”
“所以目前大夏的水军实力堪忧,需要一位水军都督,所以虞允文和傅友德不能派往凉州,但是挺适合派往江南的。”
“并且虞允文能够出将入相,派往江南担任江南刺史再好不过,同时还能训练水军。”
“傅友德担任青州水军都督,这样青州的水军就能够更好的训练了。。”
“而接下来的李显忠、高肃和林仁肇之中,倒是有一些难以抉择。”
“李显忠、高肃和林仁肇三人都是极为忠心之人,而且统兵能力三人也不低。相比之下,林仁肇统兵能力稍逊一筹,高肃统领骑兵能力最强,李显忠较为全能。”
“不如派遣高肃为凉州都督,赵云为辅,李显忠为荆州都督,林仁肇为豫州都督。”
“而贾复既然已经在并州,那就由贾复担任并州都督,杨业担任兖州都督,杨延昭和杨延嗣可以调往贾复麾下。”
“幽州还是由薛仁贵担任都督,留下秦琼担任青州都督,尉迟恭调往薛仁贵麾下。”
“这样一来,好像就差济州和司州了。”
“关茯倒是不错,又是忠烈之后,就由关茯担任济州都督。”
“司州有京城十二万,就不需要其他人驻守了。”
李希快速头脑风暴之后,便决定了接下来的将领安排。
“景略安心,朕已有人选,你们继续说吧。”
“陛下既然已有人选,那我们便继续讨论。”
王猛说完,便继续开口:“陛下,并州和幽州北临琰国,所以这两州兵力必不可少。”
“但并州雁门关便可阻挡琰国大军南下,所以并州的主要兵力就是驻守雁门关。”
“所以臣建议,由贾复担任并州都督,同时并州兵马在十万左右即可,若是幽州有难,还可派兵支援,并且并州兵马只需要一万骑兵即可。”
“幽州主要是镇守代郡和北平郡,所以兵马断不可少。代郡孟超能力实力都不错,可率领五万步兵镇守代郡。”
“薛仁贵都督可坐镇幽州,统领八万步兵,两万骑兵。”
“青州今后战事基本已无,也就是可能收复冀州和扬州之时出兵,所以只需要秦琼将军担任青州都督,率领三万步兵即可。”
“至于水军,就按照五万之数训练就行了。”
“兖州接壤并州、幽州和冀州,四通八达,但是有着并州和幽州在北,所以所需兵马也不多,五万足矣。”
“豫州接壤冀州、扬州和江南,乃是南方与北方交通要塞,所以需要一位大将驻守,但所需兵马三万步兵即可。”
“江南刚刚收复,不仅需要一名大将驻守,还需要一名官员管理,并且江南多水乡,适合训练水军,臣建议,江南需要五万水军,一万步兵。”
“然后就是荆州,虽然文优正在带着宗人府宗师前去覆灭陈家,但是陈家在荆州扎根已久,所以需要一位大将驻守。”
“并且荆州还与蜀州接壤,有可能会遭受蜀地进攻,所以荆州兵马至少需要五万兵马,可以全是步兵。”
“至于济州,臣认为关茯将军倒是不错。”
“关茯将军乃是忠烈之后,又在济州颇有名望,派他镇守济州绰绰有余。”
“而济州虽然与蜀州接壤,但是只需要派遣两万兵马驻守济南关,便可阻挡十万大军。”
“所以济州兵马在三万左右便可。”
“综上所述,如今我们大夏总共需要步兵七十万,骑兵二十万,水军十万。”
“而如今大夏兵马数量已经远远大于这一百万兵马,光是幽州、并州、凉州和兖州四州兵马就超过百万。”
“陛下,所以我们需要减兵!”
荀彧立马附和着王猛的话:“是啊陛下!不然我们每年的税收根本就不够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