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汉朝有机会。
荀彧自然有想法。
刘琦看着心气儿起来的荀彧,眼神赞许:“文若说得对,孤执掌朝廷的一切事情,不能仅仅是裱糊匠,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大志向。”
“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一项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所以如果不能改建好,就推到了重建。”
“大汉朝已经传承了四百年,又很多的老毛病,要再进一步的延续大汉,一般的手段不行。”
“只能采取霹雳手段。”
刘琦不断给荀彧画饼。
荀彧是他未来登基后的文官之首,不断给荀彧鼓劲儿,不断引导荀彧的思想,争取让荀彧能从自身世家大族的阶级属性脱离出来,能够和未来的诸葛亮等相继借力。
一代人一代人的传承,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努力,不会朝令夕改才是最好的。
荀彧赞叹道:“大王圣明!”
刘琦一番画饼的话结束后,才把书册递过去,开口道:“抄家收缴上来的钱财、地契和良田,孤全部交给你,你折现为来年做准备。”
荀彧拱手道:“臣明白。”
刘琦话锋一转道:“文若,还有另外的一件事,是陛下之前和我谈及的,只是之前没有告诉你。我刚回洛阳时,陛下询问我关于他驾崩后的谥号和庙号。”
“庙号很慎重,我没有胡乱答应,只允诺了给个好些的谥号。”
刘琦说道:“你作为尚书令要做好准备,未来一旦山陵崩,就必须安排。你要负责引导。”
荀彧道:“臣明白了。”
刘琦点了点头,两人又交谈一番,才目送荀彧离开。荀彧手中有了钱,朝廷迅速焕发出活力。除此外因为诛杀了许多的大族后,地方上有了腾挪的空间,更好施政。
荀彧离开后没过多久,李儒再次来到王府中,行礼道:“大王,臣有密事奏报。”
刘琦问道:“什么事?”
李儒神色严肃,说道:“是关于刘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