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眼不见,心不乱

"看马车的路线,应不是通往越国使馆的路。"

张三丰早已俯瞰姑苏全景,地形路径一览无遗。他的识路能力,比本地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想去姑苏最有名的花苑看看,听说那里有秦国都无法见到的珍稀花种。"

高月言之凿凿。爱花是人的天性,痴迷者众多。

"好吧,去吧!我要回越国使馆有点事,就不陪你们了。"

张三丰接回端木蓉递回的地图,小心翼翼拆开,里面仍是那轻薄如蝉羽的特殊纸地图。若非张三丰先前有所了解,谁也无法猜出布内藏有这样的图谱。

地图描绘的正是战神殿的位置,只可惜,仅是破碎的一角,难以拼合,还需寻觅。任重而道远啊。

张三丰告别不舍的四女,跳出马车,沿着反方向离开。

没过多久,他回到了越国使馆。此时的使馆,尽管未至门可罗雀的地步,但人声已经开始喧闹,生机焕发,再也不似以往的沉寂。

他刚刚迈进使馆,便引来热烈的欢迎。人们簇拥上来,亲切地称呼上使大人,有人狂奔传信,宣告着"上使大人回来了!"之类的话语。很快,整个院子沸腾了,那位传奇般的上使归来,他是吴王亲自迎接的人,这荣耀之礼,怎能不热烈?

无论先前轻视或信任张三丰的,此刻心绪大致相同。毕竟越国自战胜吴国后,能扬眉吐气的时刻唯有今朝。

一国君王亲迎上使,并馈赠厚礼。众人也目睹了那份礼品,赫然就是傲骨凌人的大夫韦仲韦的首级。显而易见,王者亲自携臣子的项上人头,前来赔礼谢罪。

张三丰虽非越人,却以范蠡所赋予的上使身份与越国紧密相连。因此越国人都以此为傲。假若不在敌人的首都,他们一定奔走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