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经济发达,又有周边不少穷困之地对比着,这文风就显得比江南和中原之地稍逊一筹而已,来家里坐馆教授十九郎和贾瑚贾珠读书的苏举人就是看中了林家的藏书。所以林如海这边在内书房里准备临摹唐寅的《兰亭集序》,从三个学生口中听到消息的苏举人就彻底坐不住了。
林如海和陈肃对孩子们的学业十分关心,所以林如海几乎每天只要有时间都会问一问苏举人和几个孩子,所以收到消息的苏举人耐着性子等了两三天,便再也忍不住趁着林如海询问几个孩子功课的时候,期期艾艾地说出了自己的请求:“在下听三位公子说起东翁有不少临摹拓本收藏,也不知在下能否有荣幸亲眼一观?”
这点小请求林如海当然不可能不同意,毕竟眼前这位可是家里几个孩子的先生呢,正在指导他们参加明年的府试和院试。
“当初调任有些匆忙,家里带过来的字画不多,眼下我这里倒是有一幅前朝六如居士的临摹本,先生若是不嫌弃,可随时品鉴。”
说着,林如海便亲手打开了那幅唐寅的临摹本,却并没有告诉苏举人说这一本原本是要送往京城进献给当今的。
苏举人自己是个放荡不羁的性子,之所以只是个举人不是因为考不上进士,而是他自己作为家中被父母喜爱的幼子,不用支撑门楣,所以从一开始读书的时候起,就已经做好了只考举人的打算,如此不用进入官场见人折腰,举人的身份也让他在乡里有足够的威望,更有时间去追寻自己喜爱的事务。
林如海就是看中了他这样豁达的性子,所以才会用上了人情邀请他来教家里几个孩子一年的时间,人家虽然只是个举人,但才学并逊色翰林。
不过,林如海眼下倒是有了一个更好的主意,“我听说先生一笔书法丹青名扬蜀中,既然先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