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行至广西柳州府时

征服者征大人的豪华马车行至广西柳州府时,正值当地节庆热闹的时节,街头巷尾人声鼎沸,远山近水间回荡着嘹亮的歌声与悠扬的乐器音调,让人不禁感叹柳州的风土人情之独特。

柳州府的市集是热闹非凡的所在,各式摊贩沿街而设,从本地的农副产品到来自远方的珍奇货物,一应俱全。征大人行走其间,眼见农家手制的竹编篓子、青砖碾制的红糖、鲜嫩的蔬果摆满摊位。摊主们大多是当地的壮族与瑶族百姓,穿着鲜艳的民族服饰,男子的蓝染衣裤素雅大方,女子的绣花头巾与银饰耀眼生辉。他们用流利的汉话与来往客商讨价还价,偶尔也会用本地的壮语交流,语言的碰撞在这市集中如同流动的音符。

征大人被一股浓郁的香味吸引,循着香气来到一处摊位,发现当地特色美食“螺蛳粉”正冒着热气。摊主是位和蔼的老妇人,熟练地用木勺搅拌锅中汤底,加入新鲜的米粉、酸笋、炸豆皮等配料。征大人品尝一口,鲜辣酸爽的滋味在舌尖绽放,让他感慨柳州人对食物独特风味的执着与巧思。

市集之外,柳州的田野和村庄展现出另一番恬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柳州府地势多丘陵,梯田沿着山势层层展开,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偶有农夫在田间忙碌,牛羊在旁悠然咀嚼青草。这里的百姓以农业为主,稻谷与甘蔗是主要作物,而甘蔗的种植尤为广泛。每到收获季节,百姓将甘蔗运往小作坊,用传统的榨糖技艺制成红糖,这些红糖不仅在本地消费,还销往邻近府县,成为柳州的重要特产之一。

柳州府的河流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柳江是当地的母亲河,两岸绿树成荫,水面清澈如镜,时有渔船穿梭其间,渔民用长篙点水,或撒网捕鱼,动作娴熟流畅。征大人见到一位老渔夫,他腰间系着竹篓,身旁站着几只训练有素的鸬鹚。老渔夫用口哨一吹,鸬鹚便跃入水中,不一会儿叼着活蹦乱跳的鱼儿回来。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令征大人感到新奇且心生敬意。

柳州府的节庆活动也是风土人情的亮点之一。在征大人抵达之际,正逢壮族的“歌圩节”。这是当地盛大的歌唱节日,百姓穿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歌圩现场,搭起了简易的舞台,歌手们以对歌的形式交流情感与智慧。年轻男女的情歌清新婉转,中年人的叙事歌悠长厚重,而老者的敬神歌庄严肃穆,唱出对天地山河的感恩与敬畏。征大人留意到,有些年轻人通过对歌表达爱意,这种含蓄却又热烈的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除此之外,柳州还有许多独特的民间技艺与风俗。比如壮族妇女擅长织布,她们用本地生产的麻线与棉线,织出色彩斑斓的壮锦。壮锦的图案多取材于自然,常见的有山川、河流、花草、鸟兽等,既具有实用价值,又是美学艺术的体现。而在婚礼、丧礼等仪式中,当地人则会佩戴特制的银饰,以示隆重。这些银饰工艺精湛,饰品的制作往往要耗费数月时间,既是技艺的结晶,也是文化传承的象征。

柳州府还以它的文人雅士而闻名。府城内有多座书院,许多学子慕名而来,求学问道。书院内的学风浓厚,既有名师讲授经典,也有学生研讨时政。柳江之畔常见文人墨客吟诗作赋,他们以河山为题,描绘柳州的壮丽风光。当地有一句俗语:“柳江水清出秀才,田园丰饶育英贤。”征大人听闻这句话时,心中亦充满了对柳州人文气息的敬佩。

夜幕降临,柳州府城的灯火逐渐点亮,街头巷尾洋溢着一派温馨的氛围。夜市里有摊贩售卖烤鱼、糍粑等小吃,还有艺人表演传统的傩戏与杂技。孩子们在大人的陪伴下追逐嬉戏,老人则围坐一旁,慢悠悠地抽着旱烟。征大人行走在这样的景致中,深刻感受到柳州府百姓的质朴与热情。

柳州府的风土人情,不仅仅是壮丽的山水与丰富的物产,更在于生活其中的人们如何与自然共生,与文化交融。征大人离开柳州府时,心中满是对这片土地的赞叹与对这里人民的敬仰。这种来自南疆的独特风情,无疑为他的旅途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