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黄河流域兵荒马乱之地

征大人和他的豪华马车刚刚驶出兰州的市区,车队行进的速度开始加快。虽已春暖花开,但黄河两岸的高山依旧给这片土地带来一丝寒意,山路崎岖,风沙不断。虽然此次征途并无明确目的地,但征大人心中却有着更重要的使命——剿匪。

自古以来,黄河流域就是兵荒马乱之地,特别是兰州周边的山区。多年来,匪患四起,众多土匪、山贼在山中盘踞,劫掠商队,威胁百姓的生计。当地百姓的生活在这股黑暗势力的阴影下,饱受摧残。尽管官府不断派兵剿灭,但由于地形险恶、山势复杂,往往事与愿违。为此,康熙帝特地命令征大人来此巡查,并利用他手中的权力,调动御林军和大内侍卫,协助当地县令彻底剿除这些匪患。

到达兰州后,征大人并未急于返回,而是与当地县令会面,详细了解了匪患的情况。县令陈敬侯是一个中年儒雅之人,曾在京城仕途上有些成就,但因家族缘故被调至兰州。陈敬侯深知兰州的险峻地理和匪徒的猖獗,但也清楚,单凭现有的地方力量无法一举铲除这些根深蒂固的匪贼。因此,他急切期盼能得到征大人手中的御林军和大内侍卫的帮助。

征大人沉默片刻,随即点头应允。虽然他此行并非为解决这些匪患而来,但既然康熙帝已下令,他自然不能置之不理。征大人便开始着手准备,命令御林军和大内侍卫集合,商议如何剿匪。

第二天一早,车队再次启程,征大人亲自指挥,带着御林军和大内侍卫前往兰州附近的山区。征大人坐在马车内,透过车窗看着眼前渐行渐远的城市,心中复杂。对于这种剿匪行动,他一向不以为然,毕竟许多匪患背后藏有许多复杂的利益关系。然而这一次,他并没有选择避开,而是决定亲自去解决这个问题。这不仅是他对康熙帝命令的履行,更是一次机会——一个了解百姓疾苦、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途中,车队驶过了无数崎岖的山路,周围的景色开始变得荒凉。高耸的山峰、弯曲的峡谷以及密集的树林遮蔽了视线,仿佛这片土地本身便是匪患滋生的温床。征大人不禁感叹,这些山野之间,居然藏匿着如此多的匪徒,看来他们早已与这片土地上的自然环境紧密相连,无法轻易驱赶。

到了目的地后,征大人便与县令陈敬侯一同商讨了剿匪的具体行动方案。根据县令提供的情报,匪徒的巢穴大多藏匿在山中深处,四周茂密的树林和湍急的河流让追捕行动变得异常困难。更为棘手的是,匪徒们早已与周围的部分山民建立了联系,形成了复杂的生存网络。为了保证剿匪的成功,征大人决定先展开一场心理战,扰乱匪徒的视线,使他们无法判断出官军的真实意图。

第一步,征大人命令御林军和大内侍卫分为几路,从不同方向包围匪贼的藏匿地点。他们在天黑之前悄无声息地进入山谷,用沉默的行动让匪徒们无法发现他们的接近。而此时,征大人和陈敬侯则继续向外界散布消息,故意放出风声,表示一支庞大的官军即将进驻此地。目的就是让匪徒产生恐慌和错觉,认为官军的力量远超预期,从而诱使他们主动暴露目标。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匪徒的行动果然有所改变。一些贼寇开始频繁移动,试图寻找新的藏匿地点,而另外一些则选择了与外界联络。征大人深知,这些举动不过是匪徒们因恐慌而做出的反应,并不是他们的真实计划。于是,御林军和大内侍卫继续保持高度戒备,耐心等待着适当的时机。

几天后,风声渐渐传开,匪徒们的动向暴露无遗。征大人命令所有部队开始进攻,决战之时终于到来。马蹄声和号角声在山间回荡,御林军和大内侍卫紧随其后,悄无声息地穿过树林,终于逼近了匪徒的巢穴。

战斗一触即发,匪徒们仓促应战,虽然有些匪徒拼死抵抗,但在御林军的精湛技艺和大内侍卫的强大武力面前,他们显得毫无还手之力。经过一番激烈的交战,最终匪徒被彻底消灭。战斗的硝烟渐渐散去,山林恢复了短暂的寂静。

征大人站在山巅,俯视着被清扫过的战场,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复杂的情感。剿匪成功,确实让他感到一丝成就,但他深知,单靠这一次的胜利,远不足以根除所有匪患。真正的问题,依旧是这片土地的贫困与落后。匪徒之所以能肆虐,往往与地方治理的缺失、百姓的困苦密切相关。解决匪患,除非从根本上改善这片地区的生计和民生,否则一时的胜利不过是暂时的平静。

回到兰州后,征大人向康熙帝和朝廷上报了剿匪的结果,并详细分析了匪患的根源。他提议加强该地区的农业和商业发展,尤其是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教育事业的繁荣,以此为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杜绝匪患的滋生。

康熙帝对此非常赞同,表示将会着手推动相关的政策。而征大人,也在完成这一使命后,深深意识到,治国平天下的最终意义,不仅仅是征战沙场,更多的还是关乎民生、关乎百姓的生活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