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营商环境整顿

6月14日,陆凡返回草原,立即着手准备全省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

营商环境是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当前草原营商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各类市场主体反映最强烈、影响地区形象最突出、制约高质量发展最严重的问题,已经成为净化和修复政治生态非解决不可的问题。

《全国省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2026》显示,草原的营商环境评价总分仅为44.90分,全国排名第26位,与排第一位的省份相差33分。

《2026年全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营商环境报告》,草原只有伊克市进入前100名。

数据不能反映全貌,再来看两个例子。据《经济参考报》报道,锡盟招商引资的四个大项目陷入了困局,原因是手续问题。哲里木市因为土地使用问题被罚款近6000万,公司法人也因涉嫌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被羁押数月,实际控制人也可能会因为同样的罪名被警方逮捕入狱。

这些问题虽然存在,但是不能由企业全担这个责。因为事情的根源是政府在招商引资时为了让项目尽快投产,在很多项目土地使用等问题上允许“先上车后补票”,但当企业投入巨资开始运营后,却因为政策变化而“补不上票”,从而彻底被套牢,陷入两难境地。

窥一斑而知全豹,更多深层次的问题造成了草原的营商环境在全国垫底。其中有8项劣势指标,分别是排在第26位的政府廉洁指数、排在第27位的竞争公平指标和创新指标、排在第28位的融资指标和对外开放指标、排在第29位的司法公正指标、排在第29位的政企关系指标和社会信用指标。

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市场主体兴衰、生产要素聚散和发展动能强弱,可以说,在新发展阶段,营商环境已经成为草原高质量发展的“棋眼”,能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接牵系于营商环境能否改善。

6月15日,陆凡把省长骆施玉、纪委书记杜文龙、组织部长商悠扬、副省长赵子任请到办公室,商议优化营商环境相关事宜。

人到齐后,程浩浩把几份报告发给各位领导,陆凡说道:“草原的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实实在在摆在大家面前,各种吃拿卡要、推诿扯皮层出不穷,已经成为制约草原发展最大的‘顽疾’,我们必须正视问题不回避,剖析问题不推诿,解决问题不敷衍,否则发展经济就是一场空谈!”

骆施玉说道:“书记说的我深有感触,好多项指标我们都是全国倒数,营商环境确实到了下重手整治的关键时刻了!

我们要在纠治作风顽疾上狠下功夫,紧紧盯住关键少数、重点领域、重要环节和服务窗口,紧紧盯住那些普遍存在的、反映强烈的、治而未绝的突出问题,坚持规制惩戒、教育引领同向发力,坚决清除污染营商环境的‘作风病毒’和破坏营商环境的‘害群之马’,切实端正干部的发展观、政绩观、权力观、群众观。”

陆凡看向杜文龙,问道:“关于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纪委那边有没有线索?要有分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