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皇甫嵩突入文会 论将帅文惊四座

蔡邕站在何彧一旁,一边看着何彧一句一句的写下诗文,一边一句一句的读了出来。等何彧写完,蔡邕也刚好读完。一时间场中鸦雀无声。

直到曹操第一个出声赞道:“好,好诗!前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既有我中原之地几百年变迁但保家卫国不变的初心,亦有北抗异族的无奈和悲壮。后一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则既是缅怀先汉飞将军李广,亦是表达彣麒贤弟镇边安民的决心啊。彣麒贤弟,这一局我心服口服。哈哈哈。”说完曹操对着何彧拱手一礼。

主位上的几位评审此时亦是走到场中开始点评起这首诗,一个个均是赞叹不已。之后更是纷纷恭喜起何休得此等麒麟儿,乐的何休差点笑出后槽牙。其余的青年才俊则是纷纷恭贺何彧得此佳作。

最后经过一番评审,何彧这个文抄公当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了,曹操第二,袁绍第三。袁术这次却连刘备都不如,排在了第五位,气的他脸色铁青,却又发作不得。

结果一公布,场中气氛一时间更显热烈。吵吵嚷嚷之间,典韦带着一七尺余中年人来到院门处。典韦在人群中寻着何彧,几大步来到何彧身前:“公子,门口这位自称是北地太守皇甫嵩,说也是来参加文会的,我见他没有请柬,本不想放他进来。可前段时间公子嘱咐我,在洛阳城多谨慎一点,拿不定主意就来问公子。我亦怕给公子惹麻烦,所以就带他进来一问,如若公子不让他进,我马上把他拎出去。”

何彧一听典韦介绍,赶忙拉住他:“阿典做的很好,快随我迎接贵客。”说完拉着典韦来到皇甫嵩跟前躬身一礼:“小子何彧见过皇甫太守,不知太守远来,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皇甫嵩闻言正要扶起何彧,不料何彧身后一个惊喜的声音传来:“义真?你怎么来了?你何时回的洛阳?”

皇甫嵩越过何彧一看,原来是挚友朱隽,大笑着道:“哈哈,原来是公伟,我今日一早刚刚回到洛阳,准备母亲十日后六十寿辰。恰好听说邵公在洛水南岸举办文会,我就不请自来了。”

皇甫嵩回答完朱隽,扶起何彧。何休等人也早已看到皇甫嵩,几人也纷纷上前,一番寒暄后,邀皇甫嵩也上座主位。皇甫嵩也不推辞,顺势入座。

蔡邕看着场中情形,心中一动,开口道:“各位,今日文会第一轮谈文,第二轮论势,这第三轮不若请义真出题,谈一谈军略,也看看我大汉青年才俊的军略,如何?”

袁逢、袁隗、何休几人听蔡邕这一提议,也是眼睛一亮。一番商议后,都同意让皇甫嵩出题,考一考军略,皇甫嵩无奈,只得闭目沉思。片刻后,皇甫嵩站起身开口道:“既然几位评审一致要我出题,那第三轮的主题,我们就谈一谈何谓将?何谓帅?”

皇甫嵩这题一出,场中一下子安静下来,众人纷纷低头沉思,就连曹操都是如此。而何彧在听到这个问题后,却是稍一思索,便提笔在绢帛上开始书写起来。曹操、袁绍、袁术、刘备片刻后亦开始下笔。此后场中陆陆续续开始有人动笔,各自都埋头书写。

主位上几人则是各自低声攀谈起来。皇甫嵩很快就了解到了何彧今日的两首诗,直赞叹何彧文采斐然,有乃父之风。就这样,一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陆陆续续有人递上自己的文章。皇甫嵩当先一个个看了起来,结果一个入眼的都没有,心中暗暗摇头叹息。直到曹操、刘备、袁绍几人的文章递上来,皇甫嵩才微笑着点头赞许,而何彧此时还在奋笔疾书。

搞的皇甫嵩、蔡邕几人好奇不已,纷纷来到何彧身后观阅:

欲谈将、帅,必先谈战争。

何谓战争?两国或者两个部落之间因为利益分歧,而诉诸武力、经济、文化等之争斗,谓之战争。再简而论之,即国力或者部落的综合实力之争。

今日在此,只谈两国因武力之争而出的将、帅之分。

帅乃三军之首,无论功、守之间,皆是着眼全局,根本的目的是保证战略目标的达成,保证国家在武力争斗中,国家利益愈多。因此谋略以阳谋为上,阴谋为下;战场争斗以正为主,以奇为辅;既掌帅位,铁血无情,能同时指挥多路大军作战,甚至不必亲临战场。但战略目标乃是首位,单场武力争斗可以输,全局战场必须赢!

将乃兵之胆,统领一路大军或偏军,冲锋陷阵、斩将夺旗、攻城先登。

能够理解并忠实执行统帅战略目标,并在随时变化的战场上能够及时修正偏离的战术,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者,谓之名将;

能够正常执行统帅战略目标,但在变化的战场上对偏出战略的战术没有认知,但能倚靠自身勇武或统御之才提振士气,突破战场桎梏,保全军队实力者,谓之猛将、勇将;

而无法理解、执行统帅战略目标,在变化的战场上战术执行死板,也不能有效提振士气,坐等援军,损兵陷军者,谓之庸将;

............

皇甫嵩几人越看越是头皮发麻,没想到何彧小小年纪,对军略战阵之道理解如此之深,已有自成一派之势。可他们哪里知道,何彧这洋洋洒洒的一篇文章,可是何彧从后世学习了华夏几千年的战争史,特别是华夏近代最苦难时代,伟人的种种战争理论和《论持久战》中得来的,不让人惊叹那才反而有鬼了。

至于一旁的曹操已经双眼放光,恨不能立马抢下何彧笔下文章,拿回家细细研究了。刘备和袁绍两人表情则是时而疑惑,时而恍然大悟。至于袁术嘛,鼻孔朝天,不屑一顾。

又是大半个时辰过去,何彧总算是收笔。皇甫嵩不顾其他,迫不及待的捧起绢帛,细细研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