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枭雄终局

"报!蒙古各部联军向此集结!"

"报!明军已经开始调动......"

形势已经彻底明朗: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每一步都算计得丝丝入扣。

"拿出证据?"科尔沁公主冷笑一声,"皇太极,你是说密库里那些伪造的文书吗?"

皇太极脸色一变:"你......"

"所有的密库档案,早就被我们的人调换过了。"一个清朗的声音突然响起。

众人回头,只见李修然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议事台的入口处。在他身后,是一队装备精良的明军将领。

"你!"皇太极暴怒,"你竟敢......"

"为什么不敢?"李修然平静地说,"实话告诉你吧:你的亲信中,有三分之一是我们的人。这半年来,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监控之下。"

此言一出,满堂震惊。

多尔衮下意识地环顾四周,不知道身边哪些人才是真正的自己人。

"现在,让我们看看真正的证据。"李修然打了个手势。

几名便装密探抬上来一口特制的铁箱:"这是从努尔哈赤的贴身太监那里找到的密信。有趣的是,这些信件的笔迹,与皇太极当年的某些密令完全吻合......"

"够了!"皇太极终于忍不住,拔出佩刀,"既然你们都想要我的命,那就......"

"住手!"一声暴喝。

费扬古带着一队精锐冲了进来:"大汗,请您放下武器。为了避免更多流血,请配合贝勒会议的调查。"

皇太极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已经被团团包围。那些曾经对他唯命是从的将领,此刻都用复杂的眼神看着他。

"你们......"他苦笑一声,"真是好手段。"

"这不是手段,"李修然平静地说,"这是你种下的因,结出的果。努尔哈赤待你如子,你却......"

"住口!"皇太极厉喝,"你一个外人,有什么资格......"

"我有资格。"科尔沁公主站起身,"作为努尔哈赤的妻子,作为满洲的太后,我有资格为死者讨回公道。"

她转向众人:"诸位,现在是关键时刻。我们不能让满洲陷入内乱。我建议,立即召开贝勒会议,推选新的大汗。同时......"

小主,

她意味深长地看了李修然一眼:"与明朝议和。"

这番话立即得到了代善等人的响应:"太后明见!"

皇太极知道,大势已去。他的谋划、他的野心,都在这一刻化为泡影。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报!"一名传令兵跑进来,"科尔沁大军已抵达营外,蒙古各部联军也在靠近。明军主力已经开始调动......"

代善立即宣布:"即刻召开贝勒会议!在此之前,请皇太极交出玉玺,由太后暂时保管。"

多尔衮上前一步,似乎想说什么,但看到形势已定,最终叹了口气,退了回去。

"你赢了。"皇太极盯着李修然,"不过你别得意,这里终究是我满洲的地方,不是你们能......"

"错了,"李修然打断他,"这里不该属于任何一个野心家。这片土地,应该属于所有在此生活的人。"

他转向众人:"诸位,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你们很快就要做出选择了。"

三天后,满清大营议事厅。

贝勒会议已经进行到了关键时刻。在场的不仅有八旗贵族,还有科尔沁等蒙古部落的首领,以及李修然作为明朝特使。

"诸位,"科尔沁公主主持大局,"经过这几天的商议,我们已经达成了几点共识:第一,废黜皇太极,由代善暂领大权......"

代善起身行礼。作为努尔哈赤的侄子,他在满洲贵族中威望极高。

"第二,"她继续道,"与明朝议和。这一点,李特使已经带来了具体条件。"

李修然站起身,展开一份详细的和议方案:

"第一条:满洲退出关外,以大兴安岭为界;

第二条:互市贸易常态化,保障双方商路;

第三条:满洲可自治,但需与明朝互派使节;

第四条:科尔沁等蒙古部落作为调停方,监督和议执行......"

条款宣读完毕,满堂陷入沉思。这些条件,比他们预想的要宽松得多。

"我补充一点,"李修然环视四周,"明朝愿意提供先进的农耕技术和工艺,帮助满洲发展生产。此外,双方可以联手开发西伯利亚......"

这番话立即引起了轰动。在场的贵族都明白,这意味着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我同意。"代善第一个表态,"继续征战对谁都没好处。与其在战场上拼个你死我活,不如寻求共同发展。"

科尔沁等部落的首领也纷纷响应。他们深知,和平贸易比战争掠夺更有利可图。

"不过,"多尔衮突然开口,"我们担心,一旦解除武备......"

"这正是第五条要说明的,"李修然说,"明朝不会干涉满洲内政。八旗制度可以保留,但建议改为防卫性质,不再作为侵略工具。"

这个承诺打消了很多人的顾虑。在场的贵族都清楚,八旗不仅是军事组织,更是他们权力的基础。

"那么,"科尔沁公主环视四周,"诸位可还有异议?"

众人相视一眼,皆已认可。多年征战的疲惫,加上新的发展前景,让他们看到了更好的选择。

"好!"她一锤定音,"请李特使拟定详细条约。同时,我提议在盛京举行签约仪式,请明朝派重臣出席......"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进来:"报!皇太极自尽了!"

议事厅一片哗然。

"他留下了一封信,"侍卫递上一个密封的信封。

科尔沁公主接过信,当众拆开。看完后,她的表情有些复杂:"他说......他终于明白了努尔哈赤的用心。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只可惜,他领悟得太晚了......"

李修然听到这话,若有所思。历史的车轮终究转向了新的方向,但代价依然沉重。

"传令下去,"代善说,"准备葬礼。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满洲的子孙。"

随后,他转向李修然:"李特使,接下来还要请你多多指教。这一切,都是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