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原谅

棹渡 一棹清歌 1141 字 1天前

晓晓躺在床上听着动静。父亲进屋没有去厨房,脚步声往堂屋去了。妈妈的房间房门紧闭,父亲敲了几下,半天没有声音。他才缓慢的往厨房走。那每一步沉重的脚步宛如踩在每个人心弦上,每踩一下就疼痛一次。

他离家出走的“壮举”没有闯出一条康庄大道,却落得如“丧家之犬”一般,以后,他在妈妈面前将永远都要夹着尾巴做人了。

那晚,父亲在厨房把四条板凳拼在一起将就到了天亮。

一向早起的妈妈那天早上睡到很晚才起来。可能晚上失眠了,也可能想磨一下父亲的性子,不想轻易的原谅他。晓晓都意难平,何况妈妈呢!站在她的角度,她是最不容易的,男人不争气,晓晓打工常年不在家,小女要读书。她一个女人种着庄稼养着牲口,苦苦撑着这个家,妹妹前几年还病了,要不是她从小就过惯了苦日子,一般女人恐怕早就方寸大乱,或者带着女儿改嫁了。

妈妈也是个苦命人!自从长大后能体谅妈妈的苦,晓晓对妈妈更多的是心疼。这份心疼让她在妈妈面前没有一点脾气,在面对她对自己依然冷淡甚至做得很无情的时候选择了沉默、妥协和认命。

晓晓也一夜没有睡好。父亲回来了,气归气,总归是件喜事。没有男人的家庭有很多让人无法想象的难处,至少体力活不用妈妈辛苦了。

听见外面下起了雨,父亲在厨房忙碌,有柴火的烟味飘过来。晓晓惊讶,难道他会做饭了?晓晓想等妈妈先起来,她不愿意自己单独面对父亲,她不知道该和他说些什么话,从小对他的惧怕对他的心理阴影还在,并没有因时间而冲淡。相反,因为他在家庭最需要他的时候任性地躲在外面,让晓晓心里对他很是看不起。尽管父亲从来也看不起女儿身的晓晓。

迷迷糊糊又睡着了。等她一觉醒来,听听房间里静悄悄的,厨房那边也没有动静。晓晓再无睡意,起来到厨房转了一圈,没看到父亲。锅里有稀饭,桌上有碗咸菜,一锅猪食还冒着热气,地面干干净净打扫过,父亲的旅行袋还在地上。

再去敲妈妈的门,妈妈起来,哭过的眼睛还肿着。她若无其事,看了几眼门背后。晓晓才发现门背后的雨伞不见了,应该是父亲拿走了吧?心里一惊,妈妈不原谅他难道他又走啦?问了一句,妈妈面无表情的说,“他要有那志气倒不错了。哼!”

妈妈和晓晓吃了饭,她看外面雨不小,说雨停了就去栽红薯藤。然后又去睡了。

下雨天就是农民的休息天。

晓晓喂猪收拾好呆呆的坐窗前看雨,看雨水从屋顶瓦檐上极速地流下来,像岁月一去不复返;看风吹雨丝斜,飞燕剪新愁;看雨幕笼罩的天地一片朦胧,多像她的心境她的前途,一片迷茫。晓晓闭上眼睛,听雨唰唰落在大地上的声音,滋润着万物,万物欣欣向荣。她的心,也渴望爱的滋润和慰藉。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雨带给土地希望,心境不同也让人无端惆怅。晓晓觉得自己听雨的心是人未老心已老,满怀沧桑。现在心还知道痛,到心麻木的时候,应该就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吧?

门被推开,父亲打着伞回来了,手里提着猪肉。原来他上街去了。晓晓心里好笑,买点肉回来讨好妈妈想获得原谅,这点肉就抵消了他对家庭对妈妈造成的伤害。不过知道认错肯低头也不错啦。毕竟妈妈以前对他也确实过分了些。

父亲讨好的把肉放灶台上,喊晓晓做饭,自觉的坐在灶前。

中午,一家三口围桌而坐,气氛有点尴尬。妈妈把碗筷弄很大声表达着心情,父亲小心翼翼。“说,你到底是咋回事?”蓦地妈妈把筷子拍到桌子上大喝一声,吓得晓晓一激灵,偷偷抬眼看父亲,他举着筷子正在夹菜的手尴尬的停在碗上面,闻言轻轻放下筷子,正襟危坐。晓晓也静悄悄的坐着竖起了耳朵。

原来父亲出去后开始跟着村里人一起在工地上干活,后来村里人回来过年他实在不想回来,就脱离了老乡独自混迹在另外的工地。他运气好,因为很少上街,没被查过暂住证,也没被拖过工钱。后面的他喏喏含糊其辞想糊弄过去。妈妈又一声厉喝,“女人是怎么回事?真当老子不知道吗?”父亲的脸涨成了猪肝色,头恨不得低到桌子下去。晓晓赶快起身走了出去,只隐约听见他的腰受了伤,工地上做饭的女人拿着他的钱跑了。。。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晓晓站在屋外,半人高的苞谷杆经过雨水的滋润郁郁葱葱叶子绿得发亮,叶尖还挂着晶莹的水珠在阳光下熠熠闪光。那一片片苞谷地像排阵列队的士兵精神抖擞,似乎能听见拔节的声音。天空出现一道彩虹,那应该是为相爱的恋人搭的桥吧?

好半天晓晓进去的时候观察着父母。妈妈板着脸瞪着眼端着架子气哼哼,父亲眼神耷拉唯唯诺诺。桌上的饭菜原样未动,看晓晓进来,妈妈起身拿着剪刀小锄头径直下地去了,父亲赶快把他的包拿去他和妈妈的房间,把衣物一股脑塞进衣柜里,屁颠屁颠的也追了出去。

晓晓直觉父亲应该向妈妈下跪了,不然依她的脾气又要大闹一场。

晓晓收拾完家务赶到育苗的红薯地里的时候,父母俩人一个剪藤一个栽,配合得很好,只是不说话。妈妈板着的脸上一股冷冽之气拒人于千里之外,父亲带着讨好的样子勤快的干着活,每一个动作都有点表演的做作的成分,但是神情明显轻松多了,没有那种畏怯和紧张感了。

下过雨的土壤非常松软,是栽红薯藤的最好时机。空气里混合着泥土的土腥味,非常好闻。晓晓深呼吸,觉得外面的空气比屋里顺畅多了。

她知道,从今天开始,父亲过了关,就正式回归家庭了。她却感到一种紧张感,按以往的惯例来看,家人的注意力一旦集中的时候,就是自己神经该紧绷的时候。

父亲回来了,自己该走了。可是心愿未了,回家一趟就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