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三步走战略

更何况,当年毛熊从天朝手中抢夺的财富,到现在还没追讨回来呢,借哥萨克之手,收他们一点利息什么的,这很合理!

“既然如此的话,那我们也不着急进军了。”

“皇帝陛下给我们的任务是在中亚这里打到里海,北边的西伯利亚要打到鄂毕河,我们现在已经超额的完成了任务了,继续当西边打的话,我们的后勤补给线拉的太长了,就算是有卡车负责运输,也成本也太高了!”

无论是从西北还是漠北,到鄂木斯克的距离都非常远,如果从京城和首都长安这两个重要的物资中转站来算的话,他们此时的补给线的长度已经超过了4500公里。

这种长度除非修了铁路,通过火车运输,否则的话,使用其他任何交通工具,都很难抵达。

这种距离如果是在古代的话,靠着人力畜力是绝对不可能抵达的,可能还没走到一半,后勤部队运输的物资就被自己消耗一空了。

汉军眼下是凭借着汽车携带物资,这才勉强抵达这里的。

但是随着距离越来越长,这些卡车要跨越这么漫长的距离,自身所需要的燃料会越来越多。

这导致他们不得不将降低物资的运输数量,替换成大量的燃油,否则的话,卡车走到一半,路上就没油了。

而且,卡车并不是来了就算完事了,他们来了之后把物资卸下来,自己还要返程,这一来一去总里程就超过了9000公里了。

考虑到目前的卡车的发动机节油技术远不如后世,加上他们都是满载前行的,所以油耗居高不下,每百公里耗油大约在40升左右,9000公里跑下来,至少需要消耗三四吨燃油。

这不仅对燃油是极大的消耗,而且也会极大的占用卡车上携带物资的空间,所以这个距离越长,运输效率就越低。

而毛熊实在是太大了,眼下他们所处的叶卡捷琳堡,距离毛熊的首都莫思科足足还有1500多公里。

这么漫长的距离,对于后勤而言显然是更大的挑战。

二战时期第三帝国即便是有铁路和公路的运输便利,却依旧被自己漫长的后勤补给拖垮了,汉军跨越五六千公里的距离,强行开战,被拖垮的概率显然会更大。

尤其是越接近毛熊的核心地区的时候,他们遇到毛熊的阻力也会变得越大,到时候作战消耗的武器弹药和各种物资肯定会大幅上涨,这会加倍放大他们后勤的压力!

所以在汉军的作战计划中,他们并没有打算一下子就灭掉毛熊。

他们准备采用三步走战略,通过步步蚕食、稳扎稳打的办法来对付毛熊。

这三步走战略中,第一步要先把毛熊从远东驱赶走,然后第二步在中亚和西伯利亚击败毛熊。

这样的话,他们就能占据毛熊之前在中亚和西伯利亚修建的那些城市,以这些城市为中转站和桥头堡,从本土向这里运输大量的物资,囤积起来,为第三步出兵向西,继续进攻毛熊本土做准备。

作为西伯利亚地区的一座要塞,叶卡捷琳堡显然非常适合充当这个进攻毛熊的桥头堡。

所以,白起和左宗棠商量了一番之后,一致决定,围而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