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双重打击

而张聪因为蒋主任的许诺,自然而然地成为驻站记者与站长的不二之选。这个机会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转机。

其实,这个宝贵的机遇早在1989年便已悄然降临。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九月,湖南日报记者部主任蒋显礼亲自率领团队奔赴大庸,深入采访当地旅游业的开发建设状况。

此次采访意义非凡,乃是湖南日报献给伟大祖国三十华诞的一份厚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张聪作为本地新闻宣传的骨干,自然被委以重任,负责接待并陪同蒋主任一行人。

整整五天的时光,张聪事无巨细,精心安排每一项行程;凭借着对本地情况的了如指掌,准确无误地提供各种有价值的报道线索;而当需要执起笔杆撰写稿件时,他更是文思泉涌,灵感源源不断。

如此出色的表现,无一不让蒋主任为之侧目,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终于到了临别之时,蒋主任紧紧握住张聪的手,郑重许下承诺:“只要大庸记者站建成,我一定会优先考虑让你来担任驻站记者和站长!”这句话像一颗种子,深深埋在了张聪的心里,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对于自幼怀揣着记者梦和作家梦的张聪而言,能够前往湖南日报这样的知名媒体工作,无疑是求之不得的美事。

因此,面对这从天而降的喜讯,张聪心中自然是欣然应允,并表达了谢意。但他也清楚,这种承诺并不一定能够立刻兑现,毕竟政治环境复杂多变。

所以,事后张聪并未将这事过分地放在心头。毕竟,1989年,包老师也曾许诺调他到中国民族报工作,但后来却因为不便明说的原因黄了。

因此,他对这种承诺始终保持着一种谨慎的态度,既抱有希望,又不完全依赖。

当蒋主任兑现承诺,亲自带队考察张聪来到大庸的时候,张聪喜出望外了。他意识到,这次机会可能真的来了,自己或许能够摆脱眼前的困境,迎来职业生涯的转机。

不过,张聪的内心还是隐隐有一丝担忧,希望新部长不要跟他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