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而出的还有股票交易机,其实就是一种小广播,方便随时接收股票涨幅。人手一个,人人都是股票专家。

坊间传闻沪市一天能诞生上百个百万富翁,虽然有些夸张,但作为炒股的直接受益者,金家确实挣了大钱,个位数买的股票,现在交易价格已经涨到三位数,沪证指数还在继续上涨。

光他们手上的这些,获利已经上千万了。

“太可怕了,几个月时间挣的钱比我们前十年加在一起挣得都多,这不正常。”股票交易在沪市由来已久,虽然没有经历过二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的股灾,做实业起家的金廉诚对这种状况本能的警惕。

项海澜不方便说,金熠把夫妻俩私下的对话转述给父亲听,“确实失控了,但我感觉还没到最高点,按现在的趋势,某些股票至少要涨到四位数。”

金廉诚一口茶喷了出来,“多少?四位数!真是岂有此理,实业兴邦,搞这些账面交易是拆台,将来出事了怎么办?”

确实会有股灾,项海澜不记得具体时间,架空小说时间也不准确,她研究了好些天,再结合现在的股票价格,推测在两年后。

金廉诚不可能知道这个时间点,但他着急,借开会的机会,没少给上面提意见。

现在形势一片大好,只有他一个人唱反调,意见没被接受不说,还挨了好一顿讽刺。

金廉诚年纪越大,脾气越怪,你们不听,那我就闭嘴,看着你们吃瘪多痛快。

金家随时都可以脱手,暂时不急,再等等。

金熠特别关注过,戴向晴夫妻还在持续入手真空电子。

沪市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市中心新开了一家西餐厅,周末晚上金熠特地带媳妇来尝鲜。

一进餐厅就看见了坐在窗边的戴向晴夫妇。戴向晴的位置正好对着餐厅大门,一抬头也看到了他们俩人进来,面上有明显的怔愣。

双方没有打招呼,戴向晴来得早,已经吃完了,很快结账离开。

金熠见项海澜望着门口愣神,关心道:“怎么,她影响你食欲了?”

项海澜摇了摇头,“可能是我刻板印象,东南亚华侨不该都是黑皮肤吗?那个男的倒是挺白的,确实比戴向晴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