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搞事业

进入八字头的大学校园,风气变了,爱读诗,作诗的人多了,尤其是一些朦胧诗,项海澜一听就浑身往外犯酸水,奈何室友们爱听。

年纪最小的李婷就迷上了一个校园诗歌才子,整得五迷三道的,谈起了酸了吧唧的恋爱。

她正上头呢,小项也不好劝,不是她咒这丫头,找个大诗人结婚,等脑袋清醒了,以后得为柴米油盐吵翻天。

八十年代诗歌,哲学,外国名着统治大学校园,在服装上,倒是一如既往的简朴。

的确良正式走入千家万户,价格也降了许多,再也不是千金难求的稀缺货。

男同学几乎人手一件白衬衫,配藏蓝色,或军绿色卡其布裤子,从春穿到冬。女同学也差不多,稍微时髦一些的会多买几尺布,做长过膝盖的的确良裙子。

服装设计是小众追求,小项没想改变大众的服装品味,白衣飘飘的年代是好多人回想八十年代校园生活心头涌起的第一抹温存,让白色的确良继续称霸校园吧。

社会人要更时尚一些,尤其是沪市这边,大家都在头发上下功夫,男的留起了长发尾,虽然没有猫王那么夸张,但六七十年军人式的那种小平头越来越少了。

女人则烫起了羊毛卷,街上新开的发廊生意爆火,每次路过,电烫机大帽子下面都坐满了烫头的大姨。

跟项海澜合作的里弄生产组,十个干活的阿姨有八个烫头的。

年轻姑娘有的结婚也会烫头,曾经流行的麻花辫,让位给高马尾,披肩发,格子发卡,波点发卡也逐渐流行起来。

服饰上,小项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引导的关系,喇叭裤好像比自己的时空普及度更广。

不光是她主推的牛仔喇叭裤,各种面料的喇叭裤几乎统一了沪市市场,连带周边乡镇,其他南方城市,都有大流行的趋势。

小项反其道而行之,分出一部分精力,剪掉喇叭腿,做正常样式的牛仔裤,也设计了夹克式牛仔上衣,做牛仔套装出售。

但她没做铅笔裤,风气还有开放到让大姑娘,小媳妇穿瘦腿裤的程度。

世面上的面料种类越来越丰富,小项却没有分心,继续主攻牛仔衣,这是经久不衰的日常服饰流派,不做则以,做就要做最经典款。

设计需要推陈出新,但打基础的面料她希望是棉麻这种纯天然材质。

后世因为化纤提纯技术的更新,各种化学面料垄断了服装市场,尤其是快销品牌对市场的冲击,服装价格是降下来了,大家只追求款式,买衣服都是成袋地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