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佩兰微笑着回应:“都是些家常点心,你和孟大哥别嫌弃就好。”

寒暄过后,气氛逐渐变得有些拘谨。

孟寻州率先打破沉默,说道:“诗诗,我和我爸妈今天来,主要是想和郑阿姨商量一下我们结婚的事儿。”

宋诗诗轻轻点了点头,脸颊更红了。

傅淑娴接过话茬,诚恳地说:“妹子,我们家寻州能娶到诗诗,那是他的福气。这结婚的彩礼和日子,我们都听你的安排,只要孩子们能幸福就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郑佩兰闻言,笑着摆了摆手,“诗诗和寻州都是好孩子,这结婚是大事,就让他们自己决定好了。”

孟伯伯也开口说道:“这结婚的礼数可不能少,我们家寻州平日里在部队忙,很多事情都不懂,两个孩子哪里懂这些?还得麻烦郑妹妹多担待。”

郑佩兰连忙说:“孟大哥说的哪里话,孩子们的事就是我们的事。”

最终,还是五个人一起讨论出的结果。

傅淑娴表示,他们家准备了丰厚的彩礼,除了传统的金银首饰,还有一些时下紧俏的物资,希望能让宋诗诗风风光光地嫁进孟家。

若是宋诗诗还有其他要求,只要他们家能做好的,肯定办好。

郑佩兰听后,很是满意,她表示彩礼只是个形式,重要的是孩子们的感情。

毕竟是做了近二十年的邻居,很多话,基本稍微提一嘴,双方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互相也都能体谅对方,所以整个商讨的过程,还算比较和谐。

至于宋诗诗和孟寻州的婚礼,定在两个月后的七月中旬举行。

确定了婚期后,大家的心情都放松了许多,气氛也变得更加融洽起来。

孟寻州和宋诗诗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幸福的笑意。

之前宋诗诗就说过请傅淑娴和孟冠儒来四合院做客,她亲自下厨招待。

只是后来彼此都没办法将时间凑到一块儿去,这客便一直没请成。

如今趁这机会,宋诗诗打了声招呼,转身便去了小厨房。

孟寻州紧跟其后,珍惜着与宋诗诗相处的每一分钟。

“寻州,你帮我摘点辣椒来呗。”

“好,我现在去。”

孟寻州朝灶炉里又添了根柴,这才起身朝正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