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 君父臣民,天纲地常!

蜀汉 雨落未敢愁 2442 字 7天前

天空灰蒙蒙的,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宁静,一骑快马从汉军阵中飞驰而出,马上坐着一位汉国使者,他手持节杖,身着华服,尽管风尘仆仆,却难掩其年轻俊朗的面容。

秦朗站在城楼上,目光如炬,凝视着那逐渐靠近的使者。

他心中五味杂陈,既知来者不善,又隐约感到这或许是一个转机。

待使者靠近关前,秦朗命人放下吊篮,那使者毫不犹豫地跨入其中,随着吊篮缓缓升起,他的眼神始终坚定,没有丝毫畏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吊篮终于升至城楼,使者一踏出吊篮,便对着秦朗行了一礼,动作规范而庄重。

他抬起头,目光直视秦朗,开口说道:“将军占据函谷关,固若金汤,然则如今又有什么用?洛阳城内缺粮已久,百姓饥苦,最后只会饿死无数人。将军若是能献关而出,让洛阳百姓能够从函谷关逃出生天,此乃大功德一件,汉国定会铭记将军的恩情。倘若将军负隅顽抗,不仅将手底下军士的性命置于险境,更是让洛阳百姓陷入绝境,如此大的因果,将军当真担得起吗?”

使者的话语掷地有声,字字句句都敲击在秦朗的心上。

他望着使者那年轻而坚定的脸庞,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动摇。

然而,多年的忠诚和使命让他难以轻易做出决定。

他紧握双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却感觉不到丝毫疼痛,只觉心中一片混乱。

使者见状,继续劝说道:“将军乃魏国精锐,本应保家卫国,然则如今洛阳危在旦夕,将军何不顺应天命,归顺汉国?汉国定会厚待将军,让将军继续施展才华。”

秦朗闻言,心中怒火腾起。

他瞪大双眼,怒视着使者,仿佛要将使者生吞活剥一般。

他猛地拔出腰间宝剑,剑光闪烁,寒气逼人。

使者见状,脸上闪过一丝惊愕,他没想到秦朗竟然会如此决绝。

“哼!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此乃古训。然而,你等汉国使者,口出狂言,妄图动摇我军心志,我秦朗岂能容你!”

秦朗怒吼一声,手中宝剑猛地挥出,直刺使者胸膛。

使者眼中闪过一丝不可置信,他没想到秦朗竟然真的会杀他。

鲜血喷溅而出,染红了秦朗的衣襟,也染红了函谷关的城墙。

使者身躯一晃,倒在了地上,双眼圆睁,死不瞑目。

秦朗浑身浴血,站在城楼上,宛如一尊战神。

他望着关内众将士,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高声吼道:“我等乃是魏国精锐,如今岂能投降?天下大势尚未定,诸位要相信大魏,相信陛下!我等誓死守卫函谷关,绝不让汉军踏进一步!”

他的声音穿透夏风,回荡在函谷关内的每一个角落。

众将士闻言,心中涌起一股热血,他们纷纷挺起胸膛,握紧武器,誓死与函谷关共存亡。

然而,秦朗心中却明白,他这番话虽然激昂人心,但到底有多少作用,他心里也没底。

洛阳缺粮,百姓饥苦,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汉军势大,魏军处境艰难,这也是无法忽视的现实。

他秦朗,作为函谷关的守将,已经将自己的后路彻底斩断了。

他望着关外的汉军阵地,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这一战,要么胜利,要么战死沙场。

他秦朗,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诸位将士,随我一起,誓死守卫函谷关!”秦朗再次高呼一声,手中宝剑高高举起,剑光闪烁,照亮了整个函谷关。

众将士纷纷响应,他们高声呐喊,誓死与秦朗一起守卫函谷关。

那一刻,函谷关内充满了激昂的战意和坚定的决心。

然而,每个人心中都明白,这一战,将是他们生命中最艰难的一战,也是他们生命中最后一战。

秦朗站在城楼上,望着关内众将士那坚定的眼神和激昂的战意,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这些将士们,都是魏国的精锐,都是他的兄弟。

他们愿意与他一起,誓死守卫函谷关,这是对他最大的信任和支持。

但.

他们能活下来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