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反案(248)

夜色如墨,月隐星藏,开封府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一室凝重。包拯端坐于堂上,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可动摇的刚正之气。南侠展昭立于一侧,手持宝剑“巨阙”,目光锐利如鹰,时刻警惕着四周的动静。师爷公孙策则轻摇羽扇,眉头紧锁,似乎正沉浸在复杂的案情之中。王朝、马汉两位捕头分列两侧,气势汹汹,随时准备应对突如其来的变故。

“大人,此案愈发扑朔迷离,那封密信所指谋反之事,似乎并非表面那般简单。”公孙策缓缓开口,打破了室内的沉寂。

包拯轻轻点头,沉声道:“不错,本府亦有此感。那信中所述之人,身份尊贵,若真有其事,必将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展护卫,你对此有何看法?”

展昭微微欠身,道:“展昭愿随大人深入虎穴,探明真相。但此事关乎重大,需步步为营,不可轻举妄动。”

“嗯,展护卫所言极是。”包拯赞许地点点头,随即目光转向王朝、马汉,“你二人即刻着手调查信中提及的所有线索,务必详尽无遗。”

王朝、马汉领命而去,屋内只剩下包拯、公孙策与展昭三人。

夜色渐深,开封府的密室内,公孙策正对着一幅幅图纸沉思。图上标注着城中各处要害,以及可能的藏身之所。“大人,根据密信中的线索,我推测叛军可能藏匿于城南的废宅之中。但此地地形复杂,且设有重重机关,需小心行事。”

包拯闻言,目光中闪过一抹坚定:“好,明日一早,本府亲自前往探查。”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开封城的每一个角落。包拯一行人身着便装,悄然来到城南废宅外。废宅大门紧闭,四周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景象。展昭上前,轻轻一推,大门竟应手而开,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的荒废已久。

“大人,小心有诈。”展昭低声提醒。

包拯点头,步入废宅,只见院内杂草丛生,石阶上长满青苔,显得阴森可怖。公孙策手持罗盘,四处勘测,试图找出机关所在。

“此处地形奇特,罗盘指针乱摆,必有蹊跷。”公孙策眉头紧锁,低声自语。

突然,一阵风吹过,草丛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蠕动。展昭身形一闪,已拔剑在手,护在包拯身前。只见草丛中钻出一只野兔,惊慌失措地逃向远处。

“虚惊一场。”展昭收剑入鞘,回头望向包拯。

包拯却神色凝重,目光望向废宅深处:“不,此地绝非表面那般简单。公孙先生,可有发现?”

公孙策沉吟片刻,道:“大人,我推测机关应在宅内。我们需小心进入,以免触发陷阱。”

三人小心翼翼地穿过庭院,来到废宅正厅。厅内积尘深厚,蛛网遍布,显然已多年无人居住。公孙策在正厅四周仔细搜寻,终于在一幅挂画后找到了机关按钮。

“大人,找到了。”公孙策轻声说道,随即按下按钮。

只听“轰隆”一声,正厅中央的地板缓缓下沉,露出一个黑洞洞的密道。包拯、展昭与公孙策对视一眼,毫不犹豫地踏入密道之中。

密道曲折幽深,两侧墙壁上点着微弱的火把,映照出三人坚毅的脸庞。越往深处走,空气愈发沉闷,仿佛连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

“大人,小心。”展昭突然停下脚步,警惕地望着前方。

只见前方密道尽头,一道黑影闪过,迅速消失在黑暗中。包拯眉头紧锁,加快脚步追了上去。密道尽头,是一间密室。密室内烛火通明,中央摆放着一张石桌,桌上放着一卷密信和一把长剑。

“大人,看这里。”公孙策指着密信说道。

包拯上前,缓缓展开密信,只见信中详细记载了谋反计划的每一个细节,以及叛军的具体藏匿地点。更令人震惊的是,信中提及的叛军首领,竟是朝中一位位高权重的大臣。

“这……”包拯惊愕不已,目光望向展昭与公孙策。

展昭神色凝重,道:“大人,此事关乎国家安危,需立刻上报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