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开封府内烛火通明。
包拯端坐在书房之中,眉头紧锁,手中紧握着一封密信。信中所述,乃是一桩涉及朝纲、关乎社稷安危的惊天大案——有人意图谋反,且此人身居高位,手握重权。
“大人,您已经数日未曾好眠了。”师爷公孙策轻声劝道,他手中端着一盏热茶,目光中满是担忧。
包拯叹了口气,将密信缓缓放在桌上,道:“此案若不破,本府如何安睡?”
此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南侠展昭手持宝剑,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他一身白衣如雪,剑眉星目,英姿飒爽,见包拯神色凝重,便道:“大人,可是又有新线索?”
包拯点了点头,将密信递给展昭。展昭匆匆浏览一遍,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大人,此事非同小可,我们必须立刻行动。”
公孙策道:“可是,我们如今只知道有人意图谋反,却并不知道具体是谁。这开封城内,达官显贵众多,稍有不慎,便会打草惊蛇。”
包拯沉吟片刻,道:“本府心中已有计较。展护卫,你即刻前往皇宫,暗中保护皇上。公孙师爷,你则留在府中,继续调查此事。本府要亲自去一趟六扇门,调集人手。”
说罢,包拯站起身来,大步向门外走去。
夜色如墨,寒风凛冽。包拯带着几名随从,来到了六扇门衙门前。六扇门总捕头赵虎早已在此等候多时,见包拯到来,连忙迎上前去:“包大人深夜来访,可是有要事相商?”
包拯点了点头,道:“赵总捕头,本府今夜前来,乃是为了调集六扇门的人手,彻查一起谋反大案。”
赵虎闻言,神色一凛,道:“谋反大案?此事非同小可,包大人请说,我六扇门定当全力配合。”
包拯将案情大致说了一遍,赵虎听罢,立刻下令调集六扇门精英,随包拯一同前往开封城内各大府邸,暗中调查。
夜色中,六扇门的捕快们身着夜行衣,悄无声息地穿梭在开封城的街头巷尾。包拯则带着几名亲信,来到了一处偏僻的宅院前。这处宅院看似普通,但包拯却从密信中得知,这里很可能是谋反之人的秘密据点。
包拯示意众人止步,自己则悄悄来到宅院大门前,侧耳倾听。只听宅院内传来阵阵低沉的交谈声,似乎正在商议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包拯心中一喜,立刻示意捕快们包围宅院。然而,就在他准备下令冲入宅院之时,却突然听到一声清脆的哨响。紧接着,宅院内火光四起,无数黑影从四面八方涌出,向着包拯等人扑来。
“不好,有埋伏!”包拯大喝一声,拔剑出鞘,与捕快们一同迎敌。
夜色中,刀光剑影,杀声震天。包拯身先士卒,剑法凌厉,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地。然而,敌人数量众多,且武艺高强,包拯等人渐渐落入下风。
就在此时,一道白影如同闪电般掠过,南侠展昭及时赶到。他手持宝剑,剑光如龙,所向披靡,瞬间便斩杀了数名敌人。
“展护卫!”包拯见状,心中大喜。
展昭点了点头,道:“大人放心,展昭来迟一步,定当护大人周全。”
有了展昭的加入,战局瞬间逆转。包拯等人趁势反击,将敌人杀得大败而逃。
然而,当包拯等人冲入宅院之内时,却发现这里早已人去楼空,只留下一地狼藉。显然,谋反之人已经提前得到了消息,逃之夭夭了。
包拯心中一沉,他知道,此案这才刚刚开始,真正的较量还在后头。
数日之后,包拯在公孙策的协助下,终于查到了一丝线索。原来,谋反之人乃是当朝的一位重臣,此人表面上忠君爱国,实则野心勃勃,暗中勾结外敌,意图颠覆朝纲。
然而,当包拯准备将此事上报皇上之时,却突然接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称,真正的谋反之人并非那位重臣,而是另有其人。而且,此人身份尊贵,权势滔天,即便是包拯,也难以撼动其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