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渡蝉寺

李恪倒是没想到,如今见到真人的玄奘,不像小说里的那样木讷。

但玄奘的表现,完全是一个走南闯北,经验丰富的人应该有的表现,没这点人际交往的本事,很多人和路都不好过。

上官仪问玄奘和法琳二人:

“你们怎么会在这里?是要去哪里吗?”

两人简单说了说为什么在这里的原因,李恪和上官仪也就明白了。

白云这时候招呼四人:

“起风了,不如进船屋说吧。”

但是玄奘却说:

“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

我们本来是想请蜀王殿下和上官秘书,去寺庙谈论佛法的。”

玄奘之所以先说“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这句话,就是一种无形的忏悔。

因为他们本来是来找上官仪的,但是却说是来找蜀王的,这就属于说了谎话。

但是他们又不算是说了谎话,因为他们确实是见到了上官仪,只不过身边站着蜀王,所以先和蜀王打招呼。

而且玄奘的第二句,其实是说,蜀王殿下回船屋吧,上官仪可以和我们去寺庙叙叙旧。

因为蜀王根本不懂佛法,他肯定不会为了什么讨论佛法,而跟两名和尚去寺庙。

就连法琳和上官仪,都在心里赞叹玄奘的说话艺术。

既给了蜀王面子,又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尤其上官仪,在心里对玄奘用的“本来”二字更是佩服。

他是从小就读的儒学经典,儒学的说法方式,就是委婉的表达的目的。

“本来”二字,看似是和对方说明原因,但其实是表达自己的目的坚定。

懂得人都听的出来,这是以示弱的方式,让对方让步。

一般人如果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但一听到“本来”二字,就会觉得是自己打扰了对方。

比如,某建房被房主的儿子租出去了,但是房主是打算留给自己即将来的朋友住。

当房主带着自己的朋友回家,看到儿子已经带着租房人在看房,而且都付了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