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上,人来人往,喧嚣声不绝于耳。
商船密密麻麻地停靠在岸边,船帆如林,随着微风轻轻摆动。
随行的官员还指着一边的超级大楼船给李恪介绍,那就是隋炀帝时期建的大船。
但不是隋炀帝的船,是皇后的船,隋炀帝的船跟着隋炀帝去扬州后,就一直留在那里。
因为隋炀帝都死外面了,更没人给他把船弄回来了。
搬运工们光着膀子,喊着号子,将一包包货物从船上卸下,再整齐地码放在栈桥上。
这些货物种类繁多,有来自江南的丝绸锦缎,色彩绚丽,质地柔软,散发着迷人的光泽。
还有来自岭南道的茶叶,馥郁的茶香弥漫在空气中,引得不少人驻足闻嗅。
一旁,负责查验货物的官吏们手持簿册,仔细地核对每一批货物的数量和种类。
他们神情专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旦发现问题,便会立刻与货主沟通。
货主们则满脸焦急,不停地解释着,生怕因为一点小差错而耽误了货物的运输。
自从李世民登基后,减免关税的政策,让很多的小商人都更愿意来长安了,这里也就开始更加的忙。
远处,一群纤夫正准备出发。
他们身材精瘦,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发亮,粗糙的绳索深深地勒进他们的肩膀,但他们的眼神中却透露出坚毅和不屈。
等李恪上了船,这些纤夫就开始吆喝,准备开船。
自从隋炀帝开挖大运河之后,纤夫这个职业就诞生了。
因为河运打通,商人跟着在这条河上多了起来。
如果只是靠着划船和风力,慢慢的往前走的话,肯定是拥堵的。
这些纤夫的作用,就是在船夫划船,风力推动着帆的时候,他们在岸上拉,这样就能加快船的行进路线。
都说穷人有三苦,划船、打铁、磨豆腐。
其实拉船的纤夫,比这三样还苦。
虽然隋朝被大唐给灭了,但是这里的纤夫依然没少。
除了大量都是贱民和罪犯,他们很多都是农户在农闲的时候,来拉船赚点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