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五品上谘议参军:李安静(李恪大王的军师)
从四品上长史:昏君阿耶还没给李恪派(李恪大王的副手)
从四品下司马:王春花(李恪大王的管家)
正六品上属:王铁蛋(李恪大王的二号管家)
从六品上主簿:青衣(李恪大王的教令监督者)
从六品上录事参军事:赵宇(李恪大王的账房先生)
正七品上,功、仓、户、兵、骑、法、士等七曹参军事:华家七兄弟(李恪大王的产业管理者)
从八品行参军:尉迟宝琳(李恪大王的王府监督者)
从八品下典签:苏敏(李恪大王的信使)
按照李恪大王的王府品级是这么排,但其实拿的钱都是一样的,每人每月都是一贯钱。
但其实,青衣、苏敏、华老三在锦衣卫又都各自统领一百人,兼任这李恪的护卫工作。
三人虽然王府品级低,但又是李恪大王心腹中的心腹。
这里面最累的其实李安静,除了担任李恪的军师,还别的都归他兼任。
什么王府祭酒啊、王府文学啊、王府陪读啊、王府规劝、王府记室参军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为李恪大王的书法写的也很烂,他还兼任着李恪大王的代笔。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过去五天。
李恪也终于要启程,离开长安南下。
一大早,杨妃娘娘就把李恪叫醒,三令五申不要去危险的地方玩,不要丢下护卫,不要在外面乱吃东西,不要在外面跟陌生人搭讪......
又让白云和杨马各自背一大包东西,全是杨妃娘娘准备的,李恪从小就爱吃的好东西。
儿行千里母担忧,哪怕李恪大王身边跟着上千人,沿途还有当地军队保护。
李世民也早早的给李恪送来,专门给李恪打造的锦衣卫鱼符,从此开始,李恪就是真正的“大唐第十三卫大将军”。
李承乾也给李恪送来了一面大旗,上写着:
“检校御史、扬州大都督、锦衣卫大将军、李恪大王。”
李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