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李渊建国,李渊为了提防前朝官员,很少给那些前朝官员封爵位。
因为爵位是要附带食邑和土地的,李渊一开始大手大脚的封,搞得长安都快没地方封了。
随后就改封很多的散官,这也是导致李世民登基后,大量的官员吃皇粮。
散官没有职权,没有食邑和封地,只有对应品级的俸禄。
李世民给魏征封从三品的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其实也是变相的提高了魏征的地位。
因为魏征无论是御史中丞,还是谏议大夫,都是正五品上。
如果有了这个从三品的散官,就能穿三品官员的袍服。
六品到九品,穿的是绿色官袍。
四品到五品,穿的是红色官袍。
一品到三品,穿的是紫色官袍。
魏征现在是三品的散官了,那就能穿紫色官袍,再多领一份三品官的俸禄。
魏征的御史中丞,是五品官,见到了六部的四品侍郎,都得行下官礼。
现在不用了,甚至得反过来,他们给魏征行下官礼。
以后魏征见了自己上官,御史大夫温彦博,甚至不需要行礼,因为他俩平级了。
连魏征的儿子,从现在开始也能穿浅紫色的袍服。
魏征从最初的,正五品上,连升五级!
仅次于左右仆射、中书令、侍中、六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中都督、大都督这些手握大权的重臣。
中间跨过了,从四品下、从四品上、正四品下、正四品上,最后到达从三品。
以后魏征再骂别人,那就不会再被人扣上“不尊上官”这样的罪名了。
魏征以后再遇到敢还嘴的,当场就能指着对方鼻子大骂:
我和御史大夫一个级别的,你敢还嘴?
这么快的升官速度,在现如今的大唐,也就玄武门的功臣们能比了。
所以在场不少官员都羡慕不已,早知道自己当初也跟着骂皇上了。
但其实李世民是故意给魏征连升五级,就是为了让鼓励臣子们勇于直谏。
要不说李世民这人真贱,鼓励别人骂自己,而且骂的好还赏赐,骂的凶赏赐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