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笑道:“将军心念旧主,人之常情也!荆州四战之地,必有将军用武之处。”
后院书房内,刘琦与诸葛亮正式会面,深入交流。
刘琦言道:“先前班门弄斧,在庄上留图一份,对于当今局势,先生你怎么看?”
诸葛亮点头笑道:“将军之见,与吾不谋而合,据荆州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再图中原!既定筹划,夫复何疑?”
刘琦却叹道:“我虽知其势,却不得其门。”
诸葛亮道:“将军何出此言?”
刘琦苦笑道:“但当前局势,吾与曹操已成水火之势,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又与孙氏有杀父之仇,东吴虎视眈眈,欲成鼎足之势,难如登天!”
现在的刘琦,就像拿着标准答案的学生,却没有解题过程。
没有过程的答案,老师只会给零分。
三国局势,他自然明白应该联孙抗曹,吞并益州,但现在的情况与刘备大不相同,孙曹都是仇家,他们的首要目标都是荆州。
虽然两次大胜,但只要与曹军的战斗胶着起来,东吴必定会有所举动,这才是刘琦最担心的。
局部战场他当然有信心,但整个局势上,自己还处于被动和劣势,这时候就需要诸葛亮这样的人来统筹全局。
三国时期,有大局战略眼光的,也就诸葛亮、鲁肃、荀彧区区几人而已。
诸葛亮笑道:“南阳乃荆州门户,不得不战,也值得一战,将军此举,其实已成破局之势!”
刘琦疑惑道:“曹操势大,若与之相斗,长此以往,荆州衰微,东吴必会趁虚而入,则大势已去,何谈破局?”
诸葛亮言道:“南阳一战,将军名声大振,一举收获人心,以荆州为家,基业已成。只需重创曹军,则可敲山震虎,威慑孙吴,孙曹心生忌惮,则鼎足之势可成矣!”
这个道理刘琦自然也懂,要想跟人谈判,自己必须先有实力,否则谁会正眼看你?
拳头硬的一方不一定有理,但只有拳头硬了,别人才会听你讲理。
刘琦问道:“然则战事何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