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兴宁暗松一口气,只要保住小命,一切都好说。
他向战南王子投降并献计后,最开始没来得及考虑太多,但后来仔细一想,觉得大大不妥。
他虽然成功保住了小命,但同时三皇子也一样,他们两个一起投敌,现在看是没什么,可一旦三皇子站稳脚跟,难道不会报复他吗?
一个皇子,比他一个区区幕僚,那可有用多了,他俩若是起了冲突,北戎必定会站在三皇子一边,那时候,他就要倒霉了。
况且,北戎国一向重武轻文,他去了那边就算一切顺利,也不会有多好的前程。
所以结论是,他投向北戎,并不算一个好选择,危险还很大。
那么,再投大元呢?
这也面临一个威胁,他与盛家有仇,盛家不会放过他。
除非他立下大功,让盛家顾忌。
问题是他一个文人,怎么能在战场上立功?
只有出卖消息了。
什么消息能让他立大功?
三皇子投敌不就是一个大消息嘛!
若是他当场揭发三皇子投敌,那绝对是大功一件了,那盛家就算对他再有意见,也不可能对他下手了。因为大家都看见了他的功劳,再要对付他,那就属于挟私报复,于情于理,于公于法,盛家都不占理。
而且三皇子投敌,无疑是一个重大事件,他必定会被作为见证人,送往京城,甚至有面圣的可能。
这样的话,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他都没有安全之虞。
如果仅仅是这样,他其实还有些疑虑,万一这次诈城成功了呢?他岂不是两头不是人了。
但,当他看到盛三郎在阵前死活不让三皇子进城,那些大元骑兵个个手持长枪严阵以待,没有丝毫松懈时,这些疑虑立刻消失了。
他不确定盛三郎有没有怀疑三皇子,有没有看出他身后这支骑兵其实都是北戎兵假扮的,但只要盛三郎坚持,就表示他非常谨慎,这次的诈城计谋就要失败。
所以最终,他选择了阵前揭露,立功自保。至于三皇子会有什么下场,那就自求多福吧!
三郎在又询问了一些其它消息后,令人将宋兴宁押走,软禁,并禁止他与人交流。
剩下堂中众人一片哗然。
棉娘等人全都觉得无语,但又偏偏不吐不快。
这个姓宋的家伙,怎么就这么狡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