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无法判断他当前所处的是不是更高层次的世界,最起码和其他宗教描绘的天堂或者极乐世界不相干。
他不信仰宗教,即便真有那样的世界,人家那么多虔诚信徒呢,也轮不到他进去。
不过佛教说一粒沙中有三千世界,可能是最早提及平行世界的理论了,尽管很多说法太过笼统,却也能带给曾凡不少的启发。
书上的各种理论只能当做参考,曾凡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看到、听到、和感知到的一切。
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都和自身的成长经历、受到的教育有关,他当然也不例外,大多数人获取外界的信息都来自于自身的五感能力。
可是人们以视觉为主的五感能力有很大的局限性,通过这一段时间的亲身体验,曾凡觉得他当前锻炼的这种特殊感应能力,或许能帮他更真实的认知世界,最起码也是一个不同的角度。
现代物理学告诉我们,所有物体都是由无数微观粒子按照一定规律聚合而成,人眼看到的只是这些物体宏观上的一个轮廓,再根据自身的认知给各种物体分门别类取上不同的名称。
有生命的可以自行生长,繁衍生息的动物植物,各种肉眼不可见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没有生命的空气、水、泥土、石头,以及这些物质构成的大地、山川、河流、湖海等等。
关闭视觉后,这一切并不会消失,可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无法感知到了。
曾凡却仍然能清晰的感知身边的一切,刚开始尝试的时候,依靠的仍然是原先的视觉记忆,山洞里的一切物件都是他亲自打造,他自己使用,自己摆放的,他自然非常熟悉这些东西的位置和状态。
出了山洞以后,他对外面的情况就没有那么熟悉了,哪怕是常走的去河边的道路,包含的空间也比山洞大得多。
这条路不止他自己要走,还有附近数不清的各种大小动物不时的走过,只凭过去的视觉记忆并不能感知到很多变化情况,即便是听觉能力也只能感知到正在发生的情况,他不在的时候发生的那些变化也无法感知到。
小心翼翼的尝试一段时间后,曾凡发现只凭特殊的感应能力,他也一样可以清晰的感应到山洞内外的各种情况。
并且这种神奇的感应能力还不用受到视觉和听觉的那些限制,可以扩展到很远的地方,在山洞内可以清晰的感应到山洞外面,山脚下的情况。
不需要亲眼看见,就能感知到外面走过的动物,它们的大小、数量、形态,甚至身体情况,情绪状态等等很多的信息。
刚开始的时候,曾凡并不确信自己感应到的情况,可是经过多次的验证过后,发现感应到的就是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