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瀛桑动手的第二天,帝国陆军通过铁路,向鲜卑冰原最北端的乌厄连运送了12万人。
中午12点30分,乌厄连的部队在近海舰队的掩护下,对科勒、诺姆两地展开登陆作战。
梅利卡人在这里修建了坚固的要塞。
但.....空军派出了120架“雀鹰”支援登陆。
“雀鹰”本来就是对地攻击机,除了机枪,还能携带两枚200公斤的航弹。
这些航弹给梅利卡要塞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一枚不行就两枚,两枚不行就三枚。
“雀鹰”像一群辛勤的小蜜蜂,往返于海峡两地。
除了空军,帝国重炮部队也在乌厄连,隔着海峡对科勒展开了炮击。
老熟人“兽驳”就不用说了,帝国在之后还搞出了几门420mm榴弹炮,并命名为“凿齿”....
3门“凿齿”被运到了乌厄连,发射时产生的巨大震动,让“凿齿”把阵地设在了远离城市的地方。
重达一吨多的炮弹,还是加了钨的穿甲弹。
科勒要塞被打的千疮百孔。
梅利卡人引以为傲的科勒要塞,并不能阻止帝国军人的步伐。
驻守科勒要塞的2万梅军,在阵亡4000人后向登陆的明军投降。
谁想待在要塞里,每时每刻心惊胆战,生怕“凿齿”的炮弹落在自己头上。
所以,士气崩溃的梅军直接投降了。
科勒要塞只守了三天.....
攻破科勒后,6万人陆续登陆,并向着诺姆要塞前进,想要配合登陆部队攻破诺姆。
乌厄连,一列列火车拉着士兵,源源不断抵达这里。
按照计划,帝国攻击阿利斯加的部队,将高达150万人。
除了在乌厄连集结90万人,帝国还在原瀛桑本土集结了60万人,准备以此为基地,从阿利斯加半岛登陆。
为了适应即将到来的冬季,大部分参与进攻阿利斯加的部队都是从永三省和奴儿干省抽调的。
这些人本来就生活在寒冷地带,并且,帝国收复鲜卑冰原后,从这些地方抽了很多部队前往鲜卑冰原驻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