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高等教育

李二想要的是爱国主义教育和人才选拔。大唐人早熟,十二三岁已懂事,此时灌输观念最佳。长乐指的就是这一点,所以强调小学馆最重要。

长乐接着说:“中学馆不同于小学,我们可以收费,只有优秀人才且家庭贫困者才给予一定补贴,这样所有问题就解决了。”

李恪点头附和:“这些问题解决了,教材怎么办?素哥要教的很多内容以前都没先例,书籍是个问题。”

“既然是素哥提出的,自然由素哥负责。我们出力可以,这种事帮不上忙。”程怀默并非推脱,别说他们这些糙汉子,就连长乐等人也无从下手。

张素说:“喝酒喝酒,这些商量好后剩下的我来解决。”

前世的张素虽非学霸,但也读书十多年,编写中小学教材不在话下。再说不必一字一句亲笔,只需列出大纲,其他人可补充。

张素在90年代的农村上过小学,那时的教学质量还没21世纪那么高,课程宽松,上午和下午各上四十分钟课就结束,课程不多,主要是语文、数学、自然和思想品德。

其余是音乐、美术(手工)和体育。似乎五六年级时加入了卫生保健和社会课程,时间太久记不清,但不重要。

这些经验值得借鉴。农村孩子常帮家里做事,至少要烧火做饭。大唐的孩子也差不多,他们做不了太多事,顶多放放牲口。

放学早些,孩子们回家后这些家务也不会耽误,节假日也必须给。虽然这个时代大多数人不重视知识,但科举当官的观念深入人心,若对家庭无影响,许多人乐意让孩子上学。

张素正沉思,豫章挪了挪椅子靠近,说:“嘿,发什么呆呢?”

“你已经威胁过我一次了,还不够吗?”张素担心这丫头又说出什么强悍的话。豫章曾狠狠表示,如果张素辜负她,就要阉了他,让他谁都娶不成,宁愿自己一辈子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