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老朱又悟了!

武英殿。

掌灯时分。

御案上堆积着如山的文书。

朱元璋拿着一本奏疏看着,微微皱眉,命人唤来太子朱标。

朱标身着杏黄常服,步伐稳健地走进殿内,拱手行礼:

“父皇用过晚膳了吗,唤儿臣所为何事?”

“待会儿一道吃,”朱元璋靠在椅背上,目光深邃地看向朱标。

“咱忽的有个问题想考教你——你说,要是这江南突发时疫,当如何应对?”

朱标思索片刻,对答如流:

“各地已是广设惠民药局,前几年亏得五弟和驸马提议,朝廷药局加强对疾疫的记录,及时辨别疫情,趁其势小,便将之扑灭……”

朱元璋眯着眼睛问道:“要是没来得及扑灭,情况严重了呢?”

朱标略作思索,答道:“征调大夫,备足药材,令周边支援;同时疫区迅速隔离病患,以防疫病蔓延。

在附近,亦应向百姓宣扬疫病防治之法,提早准备,免得生病……”

朱标说着狐疑起来,皱眉问道:“父皇,可是哪里发生了时疫?”

“不,”朱元璋摆了摆手,“咱只是忽然想到了……”

他目光幽深地问:“你说说,病死的人,该作何处理?”

朱标倒诧异了,这该是常识啊。

却仍然一板一眼的答道:“病死者已成了疫病源头,为了免得其他人染上,应当集中死尸,挖坑填埋,以石灰覆盖,或者以柴垛烧之……”

朱元璋微微颔首,又悠悠地问:

“你说说,是疫情发生后去处置费劲,还是防患于未然更费事?”

朱标略作思索,便说:“二者不好类比,这账不好算。

处置疫情,即便省事,却也只是补救错误;若是提前预防,即便费时费力,却省去了未来的灾祸……”

“嗯,”朱元璋听得颔首,将手中的奏疏递过去,说,“驸马今儿个提议,要把琼林宫那些娃们,带到栖霞去接种牛痘……”

朱标接过奏疏看了一下,眉头微皱,倒有些佩服陆知白。

皇子皇孙的安全问题,可是大事,一般人避之不及呢。

但他这么做,自有他的道理吧……

朱标抬起头来,说:“驸马所言,条条件件,甚是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