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朱标归来,我的好大哥

朱标顿时想起分梨之事,便饶有兴致说了。

朱元璋点点头,冷笑:

“两个梨子,切切也就好了。可咱要是给两个国子监的名额呢?若一个名额,就给最优秀的后生。要是两个名额呢?”

朱标略略一想,应道:“二桃便能杀三士。只怕,会暗流汹涌,风波暗起……”

朱元璋神色冷酷:“人心,都是欲壑难填!不患寡而患不均!当年咱在庙里当和尚,五个和尚分半碗粟米,都能打破头!”

朱元璋又缓了语气,悠悠道:

“更何况,那么一大家子呢?若是没本事的人,能跟着混口饭吃;

可若是有本事,在旁的家族,自有光耀门楣的待遇,在郑氏,却无一分的私产,便是想给孩子多买本书,恐怕也不许……”

朱标听了,叹道:“的确如此。然而郑氏已做得极好了,父皇又何必吹毛求疵呢?”

朱元璋的背影在烛光中拉得老长。

他说:“锦衣卫一队探子,比你先出发,也早到。已经翻过了郑家的粪池!还翻了些腌菜坛子……”

朱标饶有兴趣:“可有什么发现?”

翻粪池和腌菜瓮,是古代常用的调查手段。

粑粑能透露很多信息,比如人口数量,伙食水平。

而腌菜,是普通百姓家重要的食物储备。

如果号称节俭,那么菜坛子里应该多的是萝卜咸菜,而不是鸡鱼肉蛋。

有些人,甚至把金银细软,也藏到腌菜底下……

朱元璋背负着手,踱步,说:

“一切正常,暂且没发现什么不法之处。这么多人,哪怕出几个败类,有些私心,也都正常……”

朱标笑道:“是啊,郑氏还有执法堂呢。”

“暗处都有看不见的龌龊!”朱元璋高声说。

他的声音又低下来:“面上光鲜,也总比没有好……”

“至少他们肯演,肯装。能装一辈子,那就是真的。”朱元璋的声音忽然疲惫,“这天下,有多少人,连装都懒得装给咱看?!”

朱标沉默片刻,轻声道:“父皇的意思是...”

“嘉奖。”朱元璋转身,眼中寒光一闪,“大张旗鼓地嘉奖。让天下人都看看,什么是‘孝义传家’!”

他又哼了一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