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兵权在手,辅公祏便开始了下一步的行动。】
“难道就不能有文武双全,政治军事都优秀的人才吗?”朱棣也陷入了这个思考之中,“或者说,朕也不要求此人在政治上多么高明出色,但至少也能看明白政治局势、看清楚有些事情可能存在猫腻……”
“最少,不会像是王雄诞这样,辅公祏稍稍一骗他,拿出来一个不能保证真假的、指责他怀有二心的信件,就真的直接选择相信了吧?”
朱棣感叹道,他看向自己的儿孙,目光中也带着些殷殷期盼。
——作为朕的子孙,你们是不是也应该想办法解决解决朕的这个担忧呢?
朱高炽和朱瞻基则都沉默以对,视线飘忽,尽可能地回避着朱棣的目光。
朱棣:“……”
朕就知道,什么儿子孙子,什么继承人,什么后代传承,都是不靠谱的!不能指望的!
真正能够指望的,能够解决自己的担忧和疑虑的,只有自己!
朱棣在心中沉痛叹气。
他如今的朝堂上,武将的问题真的不少,所以他才有这方面的问题——他又不是杞人忧天,没事儿自己给自己找苦头吃。
武将……数量当然没有问题,一眼望去人才济济,满满当当;但是吧,质量方面就……确实有些欠缺。
那些在朱棣心目中,能够担当大任的将领,实在是没几个,而这几个还都有着各自的重任在身,根本脱不开身来,去处理其他问题——当然,值得庆幸的是,这几个将领在政治方面,基本的水平还是有的。
嗯,不是王雄诞那样的政治水平。
可是,其他的武将……那就很难说他们的军事水平和政治水平究竟如何了。
军事方面,当然不是什么草包,也不是不会打仗,作为大多数都曾经参加过靖难的将领,仗肯定是会打的,经验也是有的,但他们的水平却达不到朱棣现在的需求;
政治方面,目前也确实没有犯下什么大错,也没有捅出个什么巨大的幺蛾子,不会胡来乱来,可要说有多高明……那还真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