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再逛八分街

且隋 玄武季 2534 字 2个月前

行人,车马,吆喝声……

世界,似乎获得了苏醒的力气,一下子将街面填充得生机勃勃起来。

温老太太和阿布老先生,也没有手牵手。

但像许多相依为命的老人一样,温老太太搀着阿布老先生的胳臂,然后慢慢腾腾地到处溜达。

他们一行人,先去了当初遇见阿史那辛明父女的地方。

烧毁的断壁残垣早就不在。

阿史那大叔那塞北口音的吆喝声,依然不见。

地方还是那地方,但是那儿已经被一个大型的山货铺子替代。

连带着左边的大车店、右边的估衣店,都没有了。

“对了,你那个双胞胎一样的姑姑去哪儿了?”

“哦,卓雅姑姑,早在去年五月的时候,被她的族人接走了,也没见到阿史那辛明大爷。”

“估计他们已经回去老家了吧!”

“没有来过信吗?”

“没有,去了之后在就没有收到过她的消息,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样了?”

“哦,是吗?”

“估计他们挺好的吧,一家人可以团聚在一起,挺好的。”

阿布这样回答的,眼前闪现着和那对父女的点点滴滴。

尤其是卓雅那异域风情的仪态,活脱脱另外一个温璇。

阿布倒是隔三差五地收到阿史那辛明,以及三侍行者的来信。

主要是汇报他们在突厥大草原活动的情况,还有关于贝海尔湖大会的筹备事宜。

五月十五的大会,现在算来也不远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个老头老太太,相互搀扶着走进杂货店。

一个矮墩墩的中年汉子迎上来,用不太流利的扶余话打着招呼。

那种怪腔怪调,让阿布突然有了一种穿越之感。

“倭国人?”

阿布不肯定的问。

“是啊,是啊,老先生怎么听出来了?”

对方吃惊的问。

一听这话,阿布就用汉语说道:

“我就是感觉店家你的口音似曾相识,所以冒昧的问了一句,你看,竟然被蒙对了!”

“啊哟,老先生,你的耳朵可真灵啊!”

“我是平城京人,世代经商,算是我们那儿最大的商人。”

一听阿布说汉语,那个倭国人立马眉开眼笑,用流利的东都腔调汉语回答道。

这家伙,看来是个大汉通。

“啊,你的汉话说的这么好?”

阿布惊讶地问。

“嗬嗬,实不瞒老先生,在下中臣太仓,祖上曾有人多次前往汉地,所以懂得些汉话。”

“失敬失敬,中臣氏乃贵姓,想必您祖上是显赫之人。”

“嘿,那都是过去了,不提也罢。”

中臣太仓有点落寞地说道。

“哦,请问太仓君,你们都做什么生意啊?”

见中臣太仓不愿多提往事,闲聊的阿布就随口问道。

“我们大和多出金、银,最近也发现了一些铜矿,所以主要以此为主。”

“另外,还有一些海货,如海参、鲍鱼、鱼翅、海带等。”

“其他的,就是一些土产、工艺品什么的。”

“老先生,夫人,请挪步一观。”

中臣太仓见阿布、温璇二位对自己的生意感兴趣,于是立马露出商人的精明,热情。

他邀请二人,深入到店内横架上观看。

果然,温璇最先看上的是珠绢、琥珀、水织拖这些东西。

这也是中原大隋现在最流行的倭国工艺品。

见温璇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阿布就让她先挑着,让却离和阿旗谷陪着。

他自己和胡图鲁,跟着中臣太仓到处观察起来。

倭奴国在前世,是个资源短缺的国家。

但在古代这个时期,人家的矿产,可一点不少。

最多产的就是金矿,其次就是逐渐被发现的银矿。

佐渡岛金矿、甲斐国金矿、石见银山、萨摩岛津家金银矿。

就连伊豆、相模等地,也多有金银矿产出。

马可波罗称倭奴国为金银之国,一点也不夸张。

就是现在,听说推古天皇和圣德太子,给臣子发薪水,全部用整块整块的金子。

人家,不差钱,不缺金银。

缺的,倒是实际的生活资料。

就像中臣太仓先生说的,现在他们往倭国国内倒腾回去的商品,全属于这类。

主要是丝、绸、各类纺织品、书籍、字画、文具、茶、瓷器、漆器、中药材、香料、皮革等。

现在,倭国和大隋之间的贸易路线,主要还是经过大隋-朝鲜半岛-倭奴国。

所以,中臣太仓一般倒是不会直接前往汉地倒腾货物。

他只要做好转口贸易就行。

阿布听了这些,计上心来。

他回过头,悄悄在胡图鲁耳边低语一番。

胡图鲁听了,很快便安排人出去了。

昌鑫隆的掌柜,应该主动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