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旅长刘云帆乘坐的车队,缓缓地驶向了海军陆战旅那庄严肃穆的营区大门。
车辆的轮胎无情地碾压着碎石铺成的路面,发出阵阵轻微而又清脆的咯吱声响。
在营区门口的右侧,一块洁白如雪的牌子醒目地悬挂着。
上面用黑色字体清晰地书写着:“炎国人民解放军 部队”几个大字。
这行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透露出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营区门口,原海防团团长张海疆带领着一群人笔直地伫立在那里,他们静静地等待着车队的抵达。
前任团长张海疆已经带着留守的多名军官,在门口等候多时了。
已经四十一岁的张海疆,看上去似乎要比真实年龄还要显老一些。
中等身材的他,面容刚毅,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肩章上的两杠三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不过,最引人注目的,并非是他笔挺的军姿和整洁的着装。
而是他肩膀上,与年龄不符的两杠三星。
这军衔对于一个已经步入中年的人来说,确实有些不符合。
站在张海疆身后的众人,大多数都是少校军官,人群之中也有两名中校。
当命令下达的那一刻,原本的海防团内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部分领导得知自己要转业后,气愤的直接脱离岗位,回到队里政工部办转业手续去了。
手续办完后,便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部队,从此告别了这片曾经奋斗过的土地。
极少一部分,则是做着最后的努力,想办法平调到了其他兄弟单位。
而那些留下来的人们,包括张海疆在内,大都没有强大的人脉资源或深厚的背景支持。
若不是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团长,依然坚定地驻守在此,给予大家精神上的鼓舞和支持。
恐怕,他们早就和第一批离开部队的人一样,离开这个让他们留有遗憾的老地方了。
他们每个人都神情肃穆,眼神专注地凝视着远方逐渐靠近的车队。
尤其是张海疆的脸色,一样不怎么好看。
眉头微皱,嘴角紧抿,仿佛压抑着某种情绪。
当车子终于行驶到了营区大门口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随着刹车声的响起,整个场面瞬间变得安静无比,只有微风轻轻拂过旗帜发出的细微沙沙声。
首先,从第一辆车的车门打开,率先走下车来的是一名气质儒雅、文质彬彬的大校军官。
他步伐稳健,身姿挺拔,脸上带着温和而亲切的笑容。
这位便是海军陆战队政工部副主任——李文涛。(正师职)
在此前的军改中,有这么一支海军“三栖作战力量”部队备受中外关注,那就是炎国海军陆战队。
军改前,这支部队还只是一个旅级建制。
当时,这支海军陆战队在全军整体缩编、精简编制的大背景下。
不仅没有压缩,反而是大幅扩编并且升格成了正军级单位。
扩编后,其武器装备也更加先进强大、兵种构成也更为全面完善。
军改后,?这支海军陆战队下辖了,多个陆战合成旅、1个特种作战旅和1个航空旅??。
而这支刚刚扩编的名为:海盾陆战合成旅,就是直接归属海军陆战队管辖。
李文涛此次前来,就是来送新旅长前来就任的。
这时,第二辆车上的军官,也走了下来。
只见这名军官正值而立之年,他身着一套纯白无暇的春秋常服,显得格外英姿飒爽。
其肩膀上赫然扛着令人瞩目的两杠四星军衔标志,此人正是此次备受关注的新任旅长刘云帆。
年仅 38 岁的他,换上这一身纯白的春秋常服,展现出非凡的气度与沉稳。
刘云帆下车之后,动作利落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着装。
然后抬头挺胸,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朝着众人走去。
与此同时,同样换上海军春秋常服的杜海军、胡海洋以及周青云三人。
也快速地跟在了刘云帆的身后,形成了一道整齐有序的队伍。
看到这群人的到来,张海疆原本毫无表情的面庞微微动了动。
尤其是看到那位陌生的年轻大校后,张海疆的脸上,明显露出了异样的神情。
但是,很快便恢复如初。
眼看李副主任他们都已经下车了 ,他一言不发地领着原单位的一众干部们,迎向了新来的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