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秋风渐起

魂迁武周 付枫庸雅 1485 字 3个月前

显庆二年(657年),高宗李治颁布《建东都诏》,自此大唐实行两京制。又因种种原因,帝后长期驻在洛阳,行政中枢虽在洛阳,但三省六部在长安都保留了一套班底。

古往今来,任何一项制度的发展,都是先从不完善的萌芽,逐渐向成熟发展。自前朝创立科举选士制度,大唐也继承了此项制度。只是不同于后世,现在的大唐将科举的举办交由西京尚书省的吏部考功司兼掌。

唐代科举的应试者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即“生徒”和“乡贡”。生徒是来自州道官办学校的学生。乡贡则来自自学或私学,两者经地方考试合格(即秋闱),获得科举的资格后(称为贡式)再到京师应试。

应试者每年十月跟随地方向京师进贡的粮税特产,一起解赴长安,称为“发解”。到了长安之后,他们先到吏部报到,经吏部勘核身份和考试资格后,报名来年春季的常科,亦称“春闱”。报名之后,按国朝旧式:天下贡士,十一月一日,赴朝见圣。当然,说是朝见,因现在皇帝在洛阳,不可能(不被允许)为此特意移驾长安,这几年来都是派中使来宣口敕慰谕罢了。接下来,考生则等待来年开考,直至考完放榜。

崔淞出身博陵崔氏,族里早打通了关系,不需要他跟着河北道的考生队伍苦哈哈一道赴京。其在长安赁了住处,一切安置好后,便要到吏部报到。现在已经快到十月中旬,所以说若是错过了报名期限,就又得拖上一年。

这一日,崔淞联络了互作保人的族亲和乡党,同赴吏部报到。陈枫作为地头蛇,在西京有一定的人脉,当然要为大舅哥鞍前马后。

..............

因近日以来,天下贡士陆陆续续要到位于尚书省考功司报名春闱,朝廷放开了东门景风门供举子门进出,讨一个紫气东来的噱头。而门卫对这些过来报名春闱的举子,检查也不是那么严格,故陈枫得以混在众举子中间,进入了皇城。

整个皇城东西长六里,南北宽四里,内置了三省六部、诸寺、监、卫等最高权力机构,中间被南北向的承天门大街一分为二,城内楼台宽敞宏达,按横纵排列有序。陈枫行在其中,不由感慨大唐之强盛。

陈枫与众人沿着东西横街一路向西,当行至安上门大街时,其听到有人呼叫:“陈兄?”

陈枫转头看去,却见来人乃太子中允苏味玄,便拱手笑道:“原来是苏中允,好久不见,别来无恙乎?”

苏味玄摇头苦笑。其因平疫立功,从太子洗马升连升两级至太子中允。按理说像这种东宫属官,历来都是职低位尊的,要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太子变成了皇帝,便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以前跟随其左右的官员们立即水涨船高。只是现在武后临朝称制,就连皇帝这条真龙也得老实盘着,更别说太子属官了,连太子都没有呢,这些东宫职事官活生生变成了虚职,每旬来右春坊点个卯罢了。

其心里虽有无数牢骚想发,但此时却不是个好时机,只好转而责道:“听说你早回长安了,怎么不到寒舍坐上一坐?”

面对责备,陈枫竟冒出也不知是谁写的一句话:“你那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小子只是识得几个字,但去你那里拜见,在下总觉自惭形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