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知道朱高炽生病了,所以将办公地方挪到了太子府。
所以一见杨士奇就询问太子病情,但杨士奇也并不知道太子的真实病情。
他一直以为太子只是着急前线战场,所以气急攻心,身体抱恙。
因此告诉朱棣太子的身体没有大碍,只是着急担忧皇上,如今政事照常处理。
接着杨士奇又劝说朱棣立刻回京养病,但朱棣却说自己回不去了。
因为朱棣如今并不知道朱高炽的身体状况,所以并未起换太子的心思。
但他还是不放心汉王与赵王,朱棣甚至自己走后,汉王八成会造反。
所以临死前他再次叮嘱朱瞻基,不可以残害骨肉至亲,不能杀汉王。
朱瞻基表面答应,但内心却早已坚定决心,一定要杀了汉王。
否则二叔手下那么多兵,一旦造反,恐怕又是一次靖难之役。
朱棣死后朱瞻基与杨士奇选择秘不发丧。
还给朱高炽和朱高燧下了一道圣旨,让他们继续消耗瓦剌部。
接着朱瞻基在朱高炽给他的家书中发现了猫腻。
朱瞻基与善祥从小一块长大,他知道善祥会模仿别人的字迹。
对于朱高炽给他的家书他越看越觉得这极有可能是善祥模仿的他爹的字迹。
接着他将信件放在火上烤,很快另一种字体显现了出来。
朱瞻基凝神细看,正是善祥告知他太子爷身体不行,时日无多的消息。
既如此,朱瞻基更要亲爹立刻继位。
他带着朱棣的尸首先一步潜回京中。
劝朱高炽抢在朱高煦与朱高燧不知皇上已经驾崩前,灵前继位。
等到朱高煦到大帐质问于谦皇上的下落时。
于谦告诉朱高煦皇上已经驾崩,由太孙护送回京,太子爷已经顺利继位。
于谦让汉王与赵王跟自己一块回去,参加先皇的葬礼。
朱高煦与朱高燧闻言,当场就拔了刀。
朱高燧还发了响箭召集三千营,可惜杨士奇先他一步到了三千营宣旨,命三千营撤兵返京。
消息一出,士兵们纷纷欢呼,终于能回家了。
朱高燧没召来帮手,等好不容易杀出重围又发现朱瞻基早就带兵在外等着他们。
最终朱高煦与朱高燧只能无奈放弃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