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生命循环」的技能信息介绍,并听完模拟器AI的分析后,慕北如是说:
“这份技能卷轴很贵啊,虽然以我目前的财力可以将其买下,而我也一定会将其买下来。但是,当我买下它后,也剩不了几千万的乐园币了。”
“所以,模拟器AI,你能推荐一些既简单,又可以赚到不少乐园币的方法吗?”
“有的,阁下。”模拟器AI回复道,“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这里有一个赚取乐园币的方法非常适合您。”
“哦?那快跟我说说。”一听还真有适合自己赚乐园币的方法,慕北顿时来了浓厚的兴趣。
“您可以出售自己的生命力和法力值啊。”模拟器AI如实说道。
“出售生命力和法力值?”听到这个建议,慕北不禁有些疑惑。
“墓碑阁下,详情是这样的……”模拟器AI开始向慕北补充相关信息。
……
实际上,在秩序乐园内,“出售生命力和法力值”,在1阶契约者群体中,确实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赚取乐园币的方式。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在乐园中可以出售自己的生命力和法力值,那我利用自己生命值和法力值的自然恢复速度去赚取的乐园币,岂不是零本万利的买卖?
这个问题,得分种族来讨论。
对于慕北这样拥有「究极不灭特性」的旧神系存在来说,出售自己的生命力和法力值,或许真的可以算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但对于绝大多数的契约者,特别那些是种族是类人生物的契约者来说,这笔买卖背后却隐藏着不算轻的代价。
就以纯血的人族为例吧,当人类的身体受伤后,生命值的恢复在微观层面上的本质,就是细胞分裂,由分裂出的新生细胞填补破损细胞的空缺。
而人类细的胞分裂是有严格次数限制的,这种限制来自于人类基因中的一种特殊结构——端粒。
端粒就像是DNA链条末端的保护套,每当细胞进行一次分裂,端粒就会缩短一小部分。
而当端粒的长度缩短到临界值时,细胞就会永久失去分裂能力。
当在微观层面细胞无法分裂后,体现在宏观层面上,就是人体组织的不可逆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更重要的是,端粒长度不仅关系到寿命,还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身体潜力上限,也就是自身属性可以到达的上限。
并不是说,你属性障壁都突破了,并且还有无限的自由属性点,你就可以无限给自己加点了。
因为除了属性障壁之外,还有一层无形但有质的障壁在限制着契约者的身体属性上限。
过度消耗基因中的端粒长度,就意味着永久性地降低身体属性的潜在上限。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中高阶的人类契约者,即便手头拮据,也绝不会轻易选择出售自己生命值这条来钱很快的路子。
但是,在秩序乐园内,绝大多数的1阶契约者连最基本的温饱都很难维持。
这里的生态系统是妥妥的弱肉强食。与现代文明社会不同,秩序乐园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制度。
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即便是没有稳定工作的人,也能通过低保制度维持基本生活,至少很难饿死。
但在秩序乐园中,弱小就是最大的原罪。这里没有低保,没有救济,也没有任何怜悯。
那些无法赚取足够乐园币的契约者,是真的有可能活活饿死在自己的专属房间内。
而这种死亡方式会被乐园判定为一种自杀行为,不在专属房间的绝对安全保护范围之内。
在这个秩序乐园中,每个世界进度后的休整期,都会有1阶契约者因为无法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在自己的专属房间内慢慢饿死。
而这种残酷的生态环境,也催生出了一些特殊的“救济”机构。
像通销商会、黑旗商会和穹木公会这样的乐园大势力,麾下都设有专门的机构,声称可以为这些连饭都吃不上的契约者提供充足的一日三餐。
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这是这些乐园大势力良心发现。
记住!秩序乐园内只讲利益,不讲良心!
这些所谓的“救济”机构的存在,与其说是在帮助那些连温饱都做不到的1阶契约者,不如说是在榨取他们最后的价值。
毕竟,就算一个人的能力再怎么一无是处,但这个人本身的价值却是不可否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