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顷,高弘图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微微挪动身躯靠近朱由校,脸上满是忧虑之色,低声道出自己内有隐忧。
旁边,洪承畴、李待问、刘遵宪等官员皆是神色凝重,整齐划一地微微颔首,显然对高弘图的忧虑深以为然。
在他们看来,皇帝的规划虽有高瞻远瞩之处,出发点是人尽其用,物尽其才,却仍然要警惕在官场中埋下隐患。
朱由校神色淡然,目光沉稳而坚定缓缓开口:“诸卿一片为国为民之心,朕心中甚是欣慰。然而,朕所提出的建议并非凭空而出,皆是经过深思熟虑,从实际情况出发。”
他所施行的制度是引用后世的公务员制度,是经过时间和实践考验的。或许有漏洞,总体利大于弊。
他神色微微一顿继续说:“诸卿担忧各省自行出题考试,录取官员,会出地方以权谋私,导致地方势力坐大,形成地方自治的局面,或者给予各省总督,巡抚选拔人才的权力,使总督势力坐大,进而对抗朝廷。
诸卿这份担忧过于杞人忧天,朝廷让各省选官,考试出题是教育部自行完成,进而礼部,吏部,教育部联合各省提学道共同举办考试,选拔优秀人才。
虽说各省负责具体实施,但仅是提学道,学政司协助,最终选拔官吏决定权在吏部,其次才是各省总督,巡抚,权力依然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
“诸位担心知县获取举荐权,兴许会滋生敲诈勒索,贪污受贿等乱象,人非圣贤,谁能无过?
在官场之中,拉帮结派、打击报复的心理和行为确实难以完全杜绝。”
朱由校语气冷厉,眼中闪过一丝冷峻,“然而,朝廷在县级体系中设有督查之职,还有员外郎进行监督。并且,除现有的秘折制度外,朝廷将对底层官吏实行不记名的按月奏报条例。
一旦发现知县知府或上级官吏出现敲诈勒索,贪污受贿的陈规陋习,甚至是不堪的结构式腐败现象,朝廷严厉打击,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