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崔家收购了

谍与战 商专老七 1149 字 4个月前

至于水稻、小麦之类的,一个人可以挑走一亩地的麦子,你相信吗?小麦亩产量常常是七八十斤、一百来斤,一条好汉挑一亩麦子,真的是没有任何问题。

风调雨顺,收成好的时候,一亩麦子能收获一百四五十斤就了不起了。

小麦的亩产这么低,农户咋活啊?你以为农民种出来的小麦,自家就吃白面啊?

吃不起的。自家种出的小麦,卖出去,再买点地瓜、土豆、棒子面等粗粮的,参合一些野菜吃,能不饿死就不错了。

要是赶上蝗灾、旱涝、战乱,将榆树的嫩皮用锉刀锉碎,先晒干,再烘焙,磨成粉,拌上糠皮和草粉,捏成窝头,上锅蒸熟。

大大小小的树皮,几乎被人扒光。

要是树皮都没有了呢?观音土和野菜一起揉成一个团子,蒸熟,像吃窝窝一样咽下去。

要是野菜也没有了呢……死在逃荒路上的百姓,多了去了,比战争死亡的人口都多。

关内的老百姓为啥要闯关东?关内的耕地就那么些,人口是越来越多,底层老百姓自己的耕地少的可怜,真心养不活啊。

这时期,东北勉强还算不错,地广人稀,庄稼亩产的收获,相比关内也多一些。

人家崔家都出价到这份上了,吴子墨哪里还有不答应的道理?

黄胡子随即就又被找回来了,剩下的,交给黄杉和吴子廖去办就行了。无非是拿着地契,把那零散的八百亩地,指给崔家就是了。

老实说,甩出这零散分部的八百亩地,黄杉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毕竟,那都是东家的耕地,照顾不好,也是他黄杉的责任。

这下好了,只剩下大桥村和小河口村的分别八百亩,好管理多了。

崔家给的高粱米,分别送到大桥村和小河口村,先储备起来呗。起码,现在地里的佃户,还要吃粮食的吗。

等下个月,小河口村八百亩地里的高粱再收获储备起来。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吗。

崔家好歹是曾经的八大豪门之一,一次性给吴子墨十六万斤的高粱,还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