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说,“梦是本能欲望无法满足后,潜意识伪装表达的产物。”

用这个说法进行思考,眼下的场景,便显得不这么难以理解。

简单来说,这座奇形怪状的“大山”,所描绘的便是求而不得的欲望与身上正背负着的压力。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共同的愿望。

而生活与工作上的压力,金钱与关爱的缺失,又成为了共同的压力。

这些潜意识中的思绪被融合后,便呈现出了眼前的事物。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

江面泛起铁灰色的涟漪,银月号龙骨挤压着暗流发出低哑呻吟。

船首依旧保留的破冰装置,将水面切割成细碎银箔。

“银月号”的控制者似乎有尝试要转向,但显然来不及了。

不可避免的冲撞,依旧发生了。

撞击刹那,江水竟凝滞成胶状,龙骨断裂的脆响沿着水面荡开波纹,整条河道仿佛被无形巨手攥紧又猛地松开。

木制宝船的铁锚破水冲天,拽着半截锈蚀锁链在空中划出弧光,将临江的几家小店的飞檐斗栱砸得木屑纷飞。

两船相嵌处,属于来者的木板如宣纸遇火般蜷曲剥落,露出内部蛀空的蜂巢状结构,江水立刻化作千百条银蛇钻入孔隙。

残存的红灯笼在旋涡边缘疯狂旋转,投下的光影里,那场庆典中众人的笑声更甚。

那些在木制宝船上狂欢大笑的怪人们,承载着不同的欲望和压力,正在尽情释放自我。

这场撞击虽然毁掉了那艘木船,但却完全没有影响这场庆典。

事实上,随着两艘大船的相撞,那座“大山”开始垮塌,不同样貌的奇异生物开始进行“跳帮”。

那些欲望与压力的实体,从两艘船的交界处行进,向“银月号”上列队而来。

庆典过后,便是一场盛大的游行。

游行的鼓点忽然混入电子蜂鸣声,那种锣鼓喧天的喜庆音乐中,逐渐加入了人声的合奏。

所有参与游行的生物,都在放声高歌。

“人造的信仰宛如迷药

“享乐成本低廉

“不要再思考了

“一切早有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