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真见刘契脸上露出了犹豫之色,只感大事不好,孙女婿让他做的事,可能要泡汤了。
于是他只好说道:
“陛下。依唐大人所言,钱埭过往确有功劳不假。”
“但身为户部尚书,掌管天下钱粮,本就该克己奉公、恪尽职守。”
“他过往所做之事,皆是他的职责所在,不能因为曾经有过些许功劳,就可以知法犯法,肆意妄为啊。”
说到这,李巧真微微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又继续道:
“陛下您想啊,若今日钱埭犯了这等大罪却不受到应有的惩罚,那其他大臣们看在眼里,会作何感想?”
“他们会不会也觉得,只要自己曾经为朝廷出过力,就可以无视律法,为所欲为?”
“长此以往,这大汉的律法威严何在,朝廷的纲纪又将如何维系?”
“到那时,人人都不把律法放在眼里,岂不是会天下大乱?那陛下您辛苦治理的大好河山,又将何去何从?”
说着,李巧真朝着刘契深深一拜,言辞恳切:
“陛下,微臣深知陛下念及旧情,可陛下更要为这天下苍生着想啊。”
“钱埭之罪,证据确凿,若不严惩,难以服众。”
“还望陛下以大局为重,莫要因一时的恻隐之心,而坏了大汉的根基。”
李巧真一口气,把他能想到的说辞一股脑地说了出来,他就不信他劝不动陛下。
他相信他的这番话,哪怕唐直听了,也只能觉得言之有理,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果然,他看见唐直的嘴巴动了动,却半天也没有憋出一个字来。
刘契闻言,觉得李巧真说的不错,他虽有心想留钱埭一命,但也不能因小失大。
于是,他便准备听从李巧真的意见。
但坏人不能自己来当,于是他便说道:
“李爱卿言之有理,那你觉得,该如何处置钱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