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璃带着小团子来到西州已经有好几天了。在这段时间里,她每日都会出现在熙熙攘攘的街头,摆开简易的摊位,免费为百姓们义诊。
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一颗仁爱之心,青璃成功地解决了许多令人棘手的疑难杂症。
无论是普通百姓常见的头疼脑热、跌打损伤,还是一些罕见而复杂的病症,她总能药到病除,妙手回春。
渐渐地,她那神医的名号如同一阵春风般迅速传遍了整个西州城,而来看诊之人也越来越多了。
就连远在军中忙碌的谢崇,也听到了关于这位神医的传闻。
这天,周生辰发现一向沉稳冷静的军师谢崇似乎有些心神不宁,便开口问道:“军师,我瞧你今日怎的这般心事重重?可是有何烦心事困扰于你?”
谢崇略微沉吟片刻,然后拱手说道:“殿下,近日我听闻西州城中来了一位医术极为高明的神医。如今咱们西州正值战乱之际,军中有众多将士负伤,若能请得此神医前来军中担任军医,想必对救治伤员会大有裨益啊!只是不知此人是否愿意投身军旅。”
周生辰听后微微挑起眉毛,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稍作停顿之后,他果断下令道:“既然如此,晓誉,随本王回城走一趟,去会一会这位传说中的神医。”
一旁的宏晓誉立即抱拳应道:“是,师父!”
随后,师徒二人便快马加鞭地朝着西州城疾驰而去。
当周生辰和宏晓誉抵达西州城时,已是日落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城墙上,给这座历经战乱的城市增添了几分温暖的色彩。两人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人群的喧嚣声和叫卖声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热闹。
周生辰的目光在人群中扫过,很便锁定了一个简易的摊位。摊位上挂着一块白布,上面用墨汁写着“义诊”二字。
摊位前围满了人,有的是来看病的,有的则是来围观这位传说中的神医。
“师傅,就在那里。”宏晓誉低声提醒道。
周生辰点了点头,缓缓走向摊位。只见一位身着青色长裙的女子正坐在摊位后,她面容绝美,眉眼间透着一丝温柔,手中拿着一根银针,正在为一位老妇人针灸。她手法娴熟,动作轻柔,让人不禁心生敬意。
“这位大娘,您这腿疾是因寒湿入侵,平日里多注意保暖,再配合这针灸和草药,很快就能好转。”女子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温暖。
老妇人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连声道谢:“多谢青神医,多谢青神医!”
周生辰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青璃,心中不禁暗自赞叹。她的医术果然高明,而且从她的眼神中,他看到了一种对百姓的真心关怀。
宏晓誉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那正全神贯注做事的青璃,眼神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惊叹之色,不禁喃喃自语道:“她长得可真是美若天仙啊!这般容貌,简直就是我此生所见过的人中最为出众、最为好看的了。”
站在一旁的周生辰听到这话后,剑眉微微一蹙,语气略带严肃地说道:“晓誉,不可无礼。”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但其中蕴含的责备之意却是显而易见。
宏晓誉被师傅这么一说,立刻意识到自己言语有些失当,赶忙低头应声道:“是,师傅。徒儿知错了,请师傅莫要怪罪。”说罢,她偷偷抬眼瞄了一下青璃。
待青璃处理完手头的病人,周生辰才缓步上前,微微拱手:“这位姑娘,打扰了。在下周生辰,久闻姑娘大名,特来拜访。”
青璃抬起头,目光与周生辰对视,微微一愣,她没想到周生辰竟然生的这么好看,但她很快恢复了平静,微微一笑:“原来是小南辰王啊!青璃久仰大名。不知今日有何贵干?”
周生辰微微一笑,语气诚恳:“听闻姑娘医术高明,军中正有许多将士负伤,急需救治。不知姑娘是否愿意前往军中,为将士们疗伤?”
青璃微微沉吟,目光中闪过一丝犹豫。自己此行西州,本是为了行医济世,从未想过要参与皇室纷争之中,但看到周生辰眼中的期待,她又不忍拒绝。
“王爷,我并非不愿相助,只是……”青璃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道,“我此行西州,本是为了行医济世,若投身军旅,怕是难以兼顾。”
周生辰微微一笑,似乎早已料到她的顾虑:“姑娘放心,军中自有军医,只是伤员众多,人手不足。姑娘只需抽空前往,为重伤的将士们疗伤即可。至于其他时间,姑娘仍可继续在此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