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最大头的戏份都还没上呢

面对着朱标的疑惑,常二郎呵呵一笑,指了指一旁的老农,这才向朱标解释起来。

“这个自然是需要请教那些耕耘土地多年的老农,他们种植过许许多多的农作物。”

“一般都会依据他们常年的经验来判断是否已经到了收获的时机,就像土豆这种埋在土中的作物,就只能依靠地面上的植株来进行判断……”

从土豆的叶片上,可以直观判断出土豆是否进入成熟期;比如正常成熟的土豆,其叶片会呈现出从下至上由绿变黄、进而转蔫而枯的特点。

而随着成熟进程的进展,土豆中下部的叶片会随着萎枯而落叶,当土豆植株中下部叶片大部分泛黄并转枯时,即可判断土豆已经成熟,可以择机而收。

并且在这一过程,可不仅仅只是依靠那些老农提供的目测,更是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每天都会采收一些土豆,来明确土豆的增长势头,与目测所观测到的事物相对照。

也就是在三天前,土豆的单株产量,已然稳定在一个数值之后,这才决定于今日采收。

此刻的朱棣则没有理会兄长与常二郎在那边交流,而是凑到了那些正在给玉米脱力的机器跟前,好奇地瞪圆了眼珠子。

看着那一个个筒状的铁制品,有些人只需要用脚踩踏,那个圆铁筒就会飞快的转动,缀满玉米的棒子,往里边一推,然后那些黄浧浧的玉米粒就会崩飞,很快就会变成一根根带着红色的光秃秃棒子。

土豆那边还没有完全采收好,这边的玉米,已然终于处理完毕开始称重。

“共计收获了二十亩地的玉米,其中十亩总产量是三千五百二十一斤。”

“平均下来亩产三百五十二斤,这是我们按照目前正常农耕模式耕作得到的产量。”

“另外十亩的总产量则是五千八百六十三斤。这十亩之所以高产,是我们利用农科院的优质肥种植的玉米,平均下来其亩产量则是五百八十六斤……”

朱标的脸色顿时一变,伸长了脖子,打量着那一麻袋一麻袋的玉米,又看了看那本已经到了自己手中的账册。

“三百五十斤?这种作物还很耐旱?也就是说,这种作物,可以在北方耕作?”

听得这话,常二郎凑到了朱标的身边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