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李光地与清初三大思想家

历史追光者 丁凡星 2405 字 4个月前

李光地(1642年—1718年),福建泉州府安溪县人,当了康熙48年的重要大臣(康熙时期没有设宰相一职),理学家。康熙称他为“一代完人”。

李光地自幼聪颖,4岁认字,5岁入幼学,7岁学于外祖父家,13岁遍读儒家经典,精通诸子百家、历数、兵法等。

18岁纂《性理》,19岁纂《四书解》,后考取岁试第二名。1666年,他参加乡试中举人,1670年中进士,改选庶吉士授编修,后任掌院学士。

在三藩之乱期间,李光地用蜡丸密信康熙帝,提出破敌之策。因坚守安溪和围攻泉州有功绩,他任翰林学士,晋升永州总兵。

后在守孝期间被任命为内阁学士,期满返京后加授礼部侍郎,并成为太子的老师。

在收复台湾一事上,李光地力主攻取,举荐施琅为将,并参与到施琅收复台湾的计划中,因功被封为翰林院掌院学士。

施琅早年在郑芝龙部下,后随郑成功抗清,因与郑成功交恶降清。在未遇李光地之前,施琅虽有军事才能却未得充分施展,历经坎坷,多次易主。

康熙二十一年,命施琅与福建总督姚启圣一起进取澎湖、台湾。施琅指挥清军水师在澎湖海战中大胜台湾水师,后上疏吁请清廷在台湾屯兵镇守、设府管理,并力主保留台湾、守卫台湾。因平定台湾有功,施琅复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

他为中国的统一大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其晚年功成名就,留名青史。

李光地一生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曾因各种原因遭弹劾、降职等,但他也因在赈灾、治水等方面有功,先后任职授工部左侍郎、顺天督学、直隶巡抚和吏部尚书等职。1688年至1689年,他因被弹劾与康熙帝的不满而降职,罢免掌院学士职务,改任为通政使司通政使、兵部右侍郎等。

李光地在学术方面也有很大成就,他一生勤于钻研程朱理学,曾编修《朱子全书》《周易折中》等。其着作还有《榕村语录》《榕村语录续集》《榕村全集》等。1718年,李光地因疝疾突发,寿终于北京,享年七十七岁,谥号“文贞”。雍正初年,加赠太子太傅,祀贤良祠。

李光地为官近五十年,平定三藩之乱,拒绝耿精忠的招安,并向朝廷呈送《密陈机宜》,用蜡丸密信向康熙帝提供破敌之策,虽因时局变化未完全施行其计划,但为平叛提供了重要思路,后因平三藩有功被超授侍读学士等职。

在收复台湾问题上,李光地力排众议,主张进取台湾,并以身家性命担保举荐施琅为将,还支持施琅利用南风出兵的计划,对台湾的顺利收复起到了关键作用。台湾回归后,他又提出派兵防守等积极建议,确保了台湾的长治久安。

李光地曾担任直隶巡抚等职,负责河务处理。在治理永定河时,他动员民众,仅用 40 天就在郭家务至柳岔口筑堤、开河 200 里,使“沿河田畴固出,二麦丰收”,康熙御书“夙志澄清”匾额赠之以表彰其治河功绩。

李光地在康熙朝仕途顺遂,历任翰林院编修、掌院学士、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太子老师、翰林院掌院学士、通政使司通政使、兵部右侍郎、工部左侍郎、直隶巡抚、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务,可见康熙对他的信任和重用。

康熙皇帝三次御赐亲笔匾额给李光地,分别是“夙志澄清”“夹辅高风”“谟明弼谐”,这些匾额是对他功绩和品德的高度认可。

他一生勤于钻研程朱理学,对理学、经学、易学思想都有深入研究,曾编修《朱子全书》《周易折中》等书籍,其思想和着作对后世产生了一定影响。康熙评价他“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雍正帝称他为“一代完人”。

李光地于康熙五十五年(1717年)五月因疝疾速发,卒于任所,享年77岁。康熙皇帝得知后深感悲痛,派遣恒亲王允祺前往吊唁,赏赐千两黄金,谥号“文贞”,雍正初年,又加赠太子太傅,祀贤良祠。

在清初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不仅仅有像李光地这样的朝廷重臣,还有一批思想家以他们深刻的思考和犀利的言论,为中国的思想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他们就是王夫之、顾炎武和黄宗羲,这三位被后世称为清初三大思想家。

王夫之,生于 1619 年,是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历经坎坷,却始终坚持思考和创作,强调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