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中晚唐的困局

历史追光者 丁凡星 1976 字 4个月前

于是,便有了韩愈那满怀忧愤与无奈的诗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这一事件不仅反映了当时朝廷内部对于佛教态度的分歧,也展现了韩愈敢于直言进谏的刚正品质以及他因忠言而遭受不公待遇的悲哀。

韩愈,自幼聪慧好学,历经科举之路,最终得以入朝为官。凭借自身才华和不懈努力,在仕途上有所建树。

潮州地处偏远,文化落后,教育资源匮乏。韩愈深知教育对于开启民智、改变地方风气的重要性。他不顾自身困境,积极奔走,利用有限的资源兴办学校。亲自挑选教材,为学生授课,将儒家的经典学说和道德观念传授给当地学子。

韩愈虽身处逆境,却文思泉涌。他写下了诸多抒发内心愤懑与坚守的诗文,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其忠诚与无奈跃然纸上。

在潮州,韩愈虽任职仅约八个月,但功绩卓着。他致力于传播儒家思想,将儒家经典如《诗经》《尚书》等的要义传授给当地学子,倡导仁爱、礼义、忠信,使儒家思想在潮州生根发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潮州当时有一条恶溪,其中常有鳄鱼出没,伤害人畜。韩愈亲自撰写了《祭鳄鱼文》,并举行仪式,责令鳄鱼限期离开。这一举措虽然看似奇特,却展现了他为百姓除害的决心。

面对潮州的诸多问题,他展现出非凡才能。他组织百姓治理水患,改良农耕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打击不法势力,整肃社会风气;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之后,韩愈又被调任袁州,袁州位于今江西省宜春市。

在袁州,韩愈依旧关心民生,积极改革弊政。他减轻百姓赋税,整顿吏治,重视教育,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公元 824 年,韩愈在长安逝世,享年五十七岁。他一生着作颇丰,其代表作有《师说》《进学解》等,他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公元 845 年,唐武宗李炎坐在大明宫的龙椅上,愁容满面。他正在思考如何进行《会昌灭佛运动》。

自唐朝建立以来,佛教在这片土地上逐渐兴起。尤其是在武则天时期,佛教更是盛极一时。武则天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大力推崇佛教,使其影响力日益扩大。此后,佛教在唐朝的发展历经多年,其势力不断膨胀。

此前,早在唐宪宗时期,韩愈曾因直言进谏反对迎佛骨,而被贬潮州。这一事件虽已过去多年,但也让唐朝的统治者们开始思考佛教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

如今,佛教的过度膨胀已经让国家陷入了深深的危机。全国寺庙多达 4600 余说,僧尼的数量达到了惊人的 26 万余人,还有 15 万奴婢被困在寺院的樊笼之中。

这些僧尼,脱离了生产,不纳税,不服役,大片的农田因此荒芜,粮食产量锐减,百姓们食不果腹,民不聊生。

李炎想想都头疼,若再不采取行动,大唐的江山将岌岌可危。李炎与宰相李德裕秘密商议。

“陛下,佛教之势如今已如洪水猛兽,再不整治,大唐危矣!”李德裕满脸忧色地说道。

李炎咬了咬牙,站起身来,“朕心意已决,定要展开这场灭佛之战,还我大唐一个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