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军者,中军司马乐泉,乐贰内侄也,此子在卸甲境界,平生好斗、轻于杀戮、所学驳杂、待人严苛,众皆忌之。
小主,
见劝降无用,红袍红甲的牟羽调转马头,慢慢悠悠地回到武宁前军,路过一员银盔小将身边,缓缓的说了一句,“牟枭,冲锋!一战退敌!”
名为牟枭的小将得令后,挺矛立马一声“贼子可恶,竟敢阻拦天军”,声音浑如巨雷。声落以后,牟枭自做军尖,旋自骤马舞矛迎之,身后轻骑奔涌,跟儿随之,密密麻麻,不见首尾。
天晴杀气,碧空之下、芽草之上,两军对阵只在瞬息之间。
静立于远处土包上的刘懿师徒,看得那叫一个热血沸腾。
初见此景,连一向老成稳重于同龄人甚多的刘懿,也不禁瞪大了眼睛,他使劲拉扯着死士辰的衣角,激动说道,“将军发武次,王令度凌河,理兵战宵小,管他是神魔?师傅,难怪古今豪英尽皆期于马上建立功名,这万马奔腾的感觉,实在玄妙,实在壮阔,比读圣贤书要畅快得许多啊!”
“哈哈,烟雨宿春梦,拔剑立功名,年少总做此想。可若到了为师这个年纪,你便会发现,笙歌不比粥饭,提刀不如提书啊!”死士辰用手轻轻拍了拍刘懿的肩膀,在他普通如尘土一般的脸上,洋溢着对时光的感叹和对眼前少年的宠溺。
刘懿缓缓侧身拱手,“学生受教。”
师徒二人不再言语,开始静观战场局势。
古来先锋无怯将,武次、武宁两支东境为数不多的边军,在武次县东南开阔的平地上,终于气势昂扬地短兵相接,双方兵力相同、装备相近、战法相似,剩下的,便是天时地利与人和之博弈。
一阵刺耳兵器相交的吱嘎声,乐泉与牟枭驾驭高头大马短兵相接,两人手中锤矛一触即过,向对方阵中杀去,为方便识别,牟羽令武宁军皆臂裹白布。
乐泉军队一线纯红,牟枭军队一线红白,分别直插对军而入,纯红与红白相和,仿若阴阳太极相交。
牟枭手中霜矛寒星点点,一挑、一拨、一刺,血花在其周围四溅,倒在地上的武次骑兵,命运只有一个,便是被紧跟而来的武宁骑兵乱马踏死。
乐泉手持铜锤大杀四方,接兵之人无不被其一锤砸的虎口震颤、兵器脱手,再补一锤,脑浆迸溅、再无人息,乐泉战袍很快便红白一片。
乐泉、牟枭二人几乎在同一时间内领军穿透对方骑阵,而后,一人领军向左、一人领军向右,各自率军兜了个半弧,重新向对方杀来。
两个回合,两人领军回到本阵,竟是打了个平手。
武次中军大帐再次涌出一尉兵马,将乐泉损失兵力补充妥当。
武宁军阵中,牟羽令旗一挥,牟枭骑阵又复完整满员。
牟枭单手溜过霜矛,用战袍擦干血迹后,俯身挽缰,以拖刀之势缓缓行进,速度由慢至快;乐泉一把抢过将旗,将其绑至身后,笑着舔了舔嘴唇,倒拎着八瓣莲花熟铜锤,向牟枭迎击。
大汉帝国自高祖开国至今已有五百年,从来不缺乏猛将良帅,牟枭、乐泉二人虽仅为中下卸甲境界,可领兵冲阵的本事可不是寻常卸甲武夫可以轻易比拟,二人若千兵在手,便是致物境界的高手,也要先把头留下再走。
一方半卷红旗,一方百战银甲,相互狼牙交错,从辰时末直直杀到了申时初,方才勒马收兵。
......
薄州辽西、辽东、赤松三郡,与高句丽国直接接壤。东境驻五军,辽西、辽东两郡各二,赤松郡占一,累兵十余万,虎视高句丽,五军虽与帝国北、西、南三处军队同为边军,却不可同论,南骠越、北大秦始终蠢蠢欲动,西域六十一诸国在立场问题上亦始终摇摆不定,随利逐往,边军多少有些战场历练。
至于这东境上的高句丽国,可谓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老实得很。大汉两代帝王奉行“南联骠越、东和高丽、西通西域、北御大秦”之外交国策,高句丽这三面皆环海、西北连两辽,国土面积仅有大汉三郡之地的海滨之国,显得有些悠哉悠哉,超脱于世外,不联姻,亦不站队。
仅以武宁军来说,牟羽六年前上任后,除在上任之初就边军换将事宜同高句丽国驻防军打了个照面,此后再无交涉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