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红的,也有真心怕外戚做大的,总之,反对者不胜凡举,言官更是找存在感,直接开喷。
称皇帝假公济私,让一个小小的前指挥使,来做这样的大事,实在儿戏。
内阁、六部,甚至连于谦在内,都不赞成朱见深的做法。
吴俊在没成为国丈之前,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很多人的认知中,他难堪大任,也没资格。
当然,若对象换成他们自己,会作何感想就尚未可知了。
但朱见深却是铁了心,他能信任的人不多,老丈人无疑是个极好的选择。
一群人精自然看得出朱见深的算计,于是乎,也撕下了和善伪装。
就如新婚蜜月刚过完的两口子,开始互相看对方不顺眼。
朱见深是皇帝,他要绝对话语权,这没错!
群臣费尽心力,经营多年,好不容易熬出头了,结果新帝一改元,就开始培养新势力,利益受到威胁的他们自然抵触,这是人之常情。
于是乎,这场维持了半年的君明臣贤关系,彻底撕破了脸。
朱见深也头一次见识到了,这伙人变脸后,是有多么可恶、可恨……
简直……人均李青老贼!
但朱见深并未一莽到底,而是祭出渣男招数:不反对、不拒绝、不接受……
‘小媳妇’一见这架势,哪里能忍?
这不是错付良人嘛?
当初真是瞎了眼……
浓情蜜意后,一过日子才知道,一个是徒有虚表,一个垫了硅胶……
君臣矛盾,不可避免的爆发开来。
朱见深要用吴俊,群臣驳回,并建议用石亨;朱见深亦不允,并坚持用吴俊,群臣驳回……
双方谁都不肯接受对方意见,但相对来说都还冷静,在规则中博弈。
朱见深没用中旨,群臣也没有逼宫,君臣虽不和,却也没彻底对立,公务也没受多少影响,总得来说,都很克制。
李青没有参与其中,而是让朱见深下旨,命关外斥候密切关注草原战斗。
双方战斗的结果才是重中之重,大明具体如何安排,取决于谁赢了,瓦剌胜算是很大,但毕竟还没盖棺定论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的建议立时就得到了允准,群臣亦没有阻止,因为这个建议对他们并无什么影响。
李青达到了目的,便也没再上朝了,只是常去兵部,了解草原最新动态。
偶尔也去翰林院,跟进中宗实录的修撰进度,有时也会说出一些外人不知道的秘闻,以便让中宗实录更为丰满;
同时,也丰富了朱祁钰的形象,使其更加立体。
至于朝堂上的争权夺势,李青并不在意,反正最终的结果导向,仍是大明得利。
而且,经过这几日的观察,李青对朱见深政治才能,也有了一定了解。
至少就目前而言,朱见深所展露出来的手段,完全符合,甚至超出了他的心理预期。
用外戚是有诟病,却也的确是个快速掌权的办法,且外戚也并非如狼似虎,等到真正掌权后,反过来削弱外戚找平替,对实权皇帝来说,十分轻松。
朱见深的这步棋,并未下错。
更让李青欣赏的是,朱见深懂规矩,这种品质在朱家皇帝中太稀有了。
朱元璋不讲规矩,朱棣不讲规矩,朱瞻基不讲规矩,朱祁镇亦不讲规矩;但事实证明,不讲规矩终究是会付出代价的,有的体现在明面上,更多的体现在暗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