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易再病怏怏的,再体弱多病,也是定妃、胤裪捧在手里怕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孩子。
十二福晋蠢就蠢在半点不知收敛情绪,但凡她有乌雅氏年轻时一般聪明,也不会是这般下场。
被阿玛放弃、被丈夫冷落、被婆母不喜,十二福晋这一胎怀的极为艰难,三天两头的请府医。
胤裪说到做到,无论富察氏如何服软、求和,乃至毫无半点贵女形象,疯魔般破口大骂,也不曾进过正院,还再三敲打底下人尽快修缮好城外别庄。
故而十二福晋这一胎生下的儿子,非但没能为她带来翻身的底气,连名字都没有从弘字辈,胤裪一意孤行定下“天保”二字。
待天保满月,就把十二福晋母子送去了别庄
宜修倒不觉得十二福晋落得这个下场有什么,只是天保的满月酒过于潦草,略略请了她和胤禛、胤祥几人摆了五桌,私下劝了胤裪两句,“弘易和天保毕竟是一母所出的孩子,十二弟妹拎不清,端不平这碗水,你不能步她的后尘,对孩子还是要上心的,特别是在教养上。”
胤裪在宜修眼神示意下,看了看胤禛,又瞧瞧胤祺,想着他们和亲弟弟胤禵/胤禟的关系,还是听进去了。
哪怕不见富察氏,一月还是会去别庄探望三五次孩子。与日日过问弘易的情况,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却也胜过十二福晋的“弃如敝履”。
相较于十二府上不怎么拿得出手的满月宴,五福晋、七福晋儿子的满月宴,那叫一个热闹喧天、人声鼎沸。
五福晋、七福晋这回跟头胎一样,也是前后脚生的孩子,太后、宜妃、成嫔听嬷嬷们汇报,“俩孩子,一个六斤八两,一个六斤二两,一出娘胎就嚎的震天响”,顿时笑得合不拢嘴,光是喜钱就撒了六大箱。
饶是胤祺、胤佑不在京(在河道衙门督差),满月宴的规格也是提了又提。
康熙对这俩孩子感观平平,多了两个嫡出的孙子,自然是高兴的,偏偏他们阿玛在河道衙门闹出了不少事儿——
兆佳·德成、辉发那拉·诺岷在河道衙门折腾的极为起劲,真真是重拳出击,拿着贪污“一成半”的分成引诱胤祺、胤佑给他们当挡箭牌,对着大运河、治河、漕运各方面严查贪腐,铁腕手段之下查出来的东西,自然是“骇人听闻”的。
单单就康熙四十八年漕运贪墨的粮损,就高达两百万两,还不算对两岸百姓民脂民膏的搜刮。